“撤退!”
见火势已成,朱樉下令撤离。
骑兵们按照预定的路线,迅速撤出山谷,向预定的集结点进发。
然而,就在这时,一支约两百人的鞑靼骑兵突然从侧面杀出,截断了撤退路线。
“殿下,有埋伏!”
王勇焦急地喊道。
朱樉冷静地观察着局势:“不必惊慌,他们人数不多,我们完全可以突围。第一、第二队牵制,第三队跟我冲锋,杀出一条血路!”
说罢,朱樉挥剑向前,带领第三队骑兵直冲鞑靼骑兵阵线。
鞑靼人显然没想到明军会如此果断反击,一时间阵脚大乱。
朱樉身先士卒,连斩数名敌将,为部队开辟出一条突围路线。
其余骑兵紧随其后,冲破敌军封锁线,继续向前推进。
突围成功后,朱樉立即命令部队分散行动,以小股部队形式返回宣府镇,避免再次被敌军截击。
他自己则带着一小队亲兵,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绕过鞑靼主力,快速返回。
当朱樉率领骑兵返回宣府镇时,发现城池已经被鞑靼大军包围。
城墙上,明军将士正在奋力抵抗,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
“看来我们的行动并未完全阻止鞑靼的进攻。”
朱樉皱眉道,“不过,他们的粮草已被烧毁,无法持久作战。我们只需坚守,等待援军到来即可。”
然而,事情却没有朱樉想象的那么简单。
次日一早,鞑靼大军突然撤退了一部分兵力,似乎是因为粮草问题。
但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城池的包围,明显是要围而不攻,断绝宣府镇的补给。
“殿下,鞑靼人撤退了部分兵力,但却加强了包围。他们似乎在等待什么。”
朱樉沉思片刻:“据我所知,鞑靼与瓦剌一直有联盟关系。他们撤退部分兵力,很可能是为了与瓦剌会合,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
“若真如此,情况就危急了。”
陈德忧虑地说,“宣府镇虽然固若金汤,但粮草储备有限,无法支撑长期围城。”
朱樉决断道:“必须打破这种被动局面。传令下去,今晚子时,我亲自率领一支敢死队,从西门突袭敌军,为大军冲出一条血路。同时,陈德将军率领主力,做好随时突围的准备。”
“殿下,此举太过冒险!”
周鼎劝阻道,“若殿下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朱樉坚定地摇头:“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我朱樉既然奉命镇守北境,就绝不会坐视宣府镇陷落。诸位不必多言,按计划行事。”
夜幕降临,宣府镇西门附近,朱樉已经率领三百名敢死队员做好了出击准备。
每个人都身着轻便甲胄,手持锋利的刀剑,神情凝重。
“诸位,今晚的行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为大军开辟突围之路。此行凶险,生死难料。有害怕的,现在可以退出。”
没有一个人动摇,所有士兵都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樉。
“很好。”
朱樉欣慰地点头,“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敌军西翼大营。一旦突入,立即放火,制造混乱,然后迅速撤回。明白了吗?”
“明白!”
士兵们低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