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衍特别强调。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理论可行,符合现有物理定律,技术路径清晰,已有实验室原型,成本可承受,十年内有望规模化。”
“比如应对极端干旱,我们展示的不是什么造水机,而是基于仿生学的集水系统。”
“模仿纳米布沙漠甲虫的背壳结构,配合石墨烯滤膜,实现空气中取水。”
他举了个例子。
“但真正的突破在于认知维度。”
“当人类学会用宇宙尺度思考时,就会发现地球危机本质上是个系统bug。”
“就像程序员不会只盯着报错代码,而是回溯整个系统架构。”
“我们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而是重写文明的操作系统。”
“到时电影展示的不是逃离地球,而是像哺乳动物当年演化出胎盘那样。”
“给文明装上太空胎盘,确保即使母星环境恶化,文明胚胎仍能存活。”
楚衍解释。
“电影本身就像个时空节点。”
“当你们走出影院时,实际上已经站在了选择的分岔路口,是做恐龙,还是做星际文明的奠基者?”
他最后说道。
这映照着人类这个物种,在宇宙尺度下的命运抉择。
楚衍话音落下的瞬间,直播间陷入短暂的静默。
仿佛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跨越亿万年的时空震撼中。
紧接着,满屏的弹幕涌来。
【鸡皮疙瘩起来了!】
【原来我们的文明走到今天这么不容易】
【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好渺小又好珍贵。】
各色文字飞速滚动。
传递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慨。
粉丝们这才深刻意识到。
如今看似寻常的生活。
实则是无数先辈在灾难与挑战中艰难开拓出来的道路。
每一步都凝结着生命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望着屏幕里楚衍沉稳的身影。
对未来既心怀忐忑又充满期待。
没有人知道前方还会有怎样的危机与挑战。
但此刻的震撼与感动,化作了对未知的无限好奇与探索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