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全球突然降温,迫使人类从采集狩猎转向农业定居。”
“每一次绝境,都是文明形态的重塑。”
“而现在。”
楚衍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
“我们正站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边缘。”
“过去40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热带雨林以每分钟36个足球场的速度消失。”
“当塑料微粒进入食物链,当冰川融化释放远古病毒,当二氧化碳浓度突破80万年最高值。”
“这何尝不是宇宙给我们的警示?”
“但人类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有了改写命运的能力。”
他的语速逐渐加快,眼中燃起炽热的光。
“从钻木取火对抗寒冷,到建造核电站获取能源,从绘制星图探索宇宙,到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
“我们不再被动适应自然,而是开始主动改变地球的面貌。”
“可这柄双刃剑能否带领我们闯过危机?答案掌握在每个人手中。”
“这部电影,不是关于星际战争,不是关于外星入侵,甚至不是关于什么遥远的未来。
“它讲述的,是地球即将到来的明天。”
“你们知道吗?按照目前的碳排放轨迹,本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可能上升4。”
“这意味着什么?”
“粮食危机,全球小麦减产30%,水稻减产20%,气候难民,沿海10亿人口被迫迁移,生态崩溃,30%的物种在50年内灭绝。””
“这不是科幻,而是联合国IPCC报告里的保守预测。”
“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其实就是这些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楚衍看着直播间里仍在讨论的观众,神情渐渐严肃起来。
“传统科研就像打井,垂直深入但互不连通。”
“而新科研体系要做的是织网。”
“当超级台风来袭时,不是靠人力救灾,而是整个城市像活体般自动调整。”
“建筑表面纳米材料改变透气性,道路网格自主疏导人流,无人机群构成动态防护罩。”
弹幕飘过一片惊叹。
【这真的能做到?】
【听起来像魔法。】
“这全是已有技术的延伸。”
“MIT的4D打印材料,清北的群体智能算法,欧们的韧性城市计划,只是还没被整合运用。”
楚衍举例道。
“电影不会出现凭空捏造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