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他参与了后续的误差排查。
那个后来被证实松动的光纤接头。
是他所在的复核小组亲手检测的。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
科学史上的重大转折,往往始于看似荒谬的反常数据。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夏季会议上。
楚衍与冷核聚变研究者们有过长达三天的激烈辩论。
那位后来被学界孤立的弗莱施曼教授。
曾在深夜的酒吧里向他展示过一组异常稳定的氘-氘反应数据。
“宇宙总会留下线索。”
“就像超新星爆发前的微光。”
醉醺醺的老教授指着窗外的星空。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埋进了楚衍的灵魂深处。
当他穿越到这个世界。
看到华夏科研人员面对技术封锁时的坚韧。
突然明白了那个夜晚的真谛。
真正的科学突破,往往诞生于主流视野的盲区。
楚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穿越或许并非偶然。
那些深奥的理论,未解的谜题,如同宇宙故意留下的密码。
他讲解量子纠缠时。
前世实验室里闪烁的示波器波形会突然浮现在脑海。
他讨论时空拓扑时。
另一个宇宙的数学推导会自动涌现在笔端。
这种跨越维度的知识共振,让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或许每个重大科学发现,都会在多重宇宙中产生涟漪效应。
就像薛定谔的猫同时存在于生死叠加态。
真理也同时存在于所有可能的认知维度中。
如今,当鹰酱的科学家为他的专业素养震惊时。
没人知道这些洞见来自何处。
但楚衍清楚,自己承载着两个宇宙的科研记忆。
就像双星系统里互相绕转的恒星。
前世今生的知识轨迹正产生着奇妙的引力波。
他一定要在两个时空的交汇点上,为人类文明搭建一座认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