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后花园的紫藤花开得正盛,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垂挂在雕花廊架上,在春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几个小丫鬟正在园中采摘新开的芍药,忽然听见沈洄院落那边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快去看看,二娘子院子里怎么这般热闹?"穿杏色比甲的小丫鬟放下手中的花篮,好奇地张望着。
不一会儿,就见杨二娘大丫鬟满脸喜色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盘蜜饯果子分给众人:"我们娘子有喜了!大夫刚诊出来的,娘子给全府下人都多赏一个月的月钱呢!"
这消息像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沈府。不到一个时辰,各处院落都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厨房里开始准备庆贺的宴席。
管家亲自带着几个小厮,在正厅门前挂上了一对贴着"弄璋之喜"的红绸灯笼。
沈娘子正在佛堂诵经,听到贴身嬷嬷的禀报,手中的念珠一顿,脸上顿时绽开笑容:"阿弥陀佛,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快,去把我那对翡翠送子观音取来,给二娘送去。"
"夫人,那对观音可是老太君留给您的。。。"周嬷嬷有些犹豫。
"正是因为是老太君留下的才灵验。"杨娘子已经站起身来,"快去取来,再备些上好的血燕窝,我亲自去看二娘。"
杨二娘正倚在临窗的贵妃榻上,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她穿着一身淡粉色的家常衣裙,腰间松松地系着一条银丝绦带,还未显怀的身段依然窈窕。见沈娘子进来,连忙要起身行礼。
"快别动!"沈娘子见她要行礼,惊的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轻轻按住儿媳妇的肩膀,"你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这些虚礼就免了。"
杨二娘脸上飞起两朵红云:"阿婆太抬爱了,儿媳这才刚有消息。。。"
"这可是我们沈家这一辈的第一个孩子,自然金贵。"
沈娘子在榻边坐下,亲手将翡翠观音放在二娘手中,"这是老太君当年求子时供奉的,灵验得很。你且收着,保佑我们沈家子孙满堂。"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杨大郎带着几个小厮抬着两个大红漆木箱走了进来:"二娘,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心意。"
打开箱子,只见一个箱子里是各色上好绸缎,另一个箱子里则装满了精致的孩童玩具——拨浪鼓、布老虎、银铃铛,应有尽有。
"大哥哥,这礼也太重了。。。"杨二娘惊讶地睁大眼睛。
杨大郎笑道:"不重不重。你是我妹妹,是我们杨家女儿,我这个做大哥的自然要多照应些。再说,这些料子给孩子做小衣裳正合适。"
沈娘子满意地看着杨大郎,若是自己有女儿,这样的好女婿,她真的不会放过,只可惜她没有。
三日后,杨大郎正在书房收拾东西准备进宫等待殿试。忽然收到门房递来的帖子——百里家十小姐邀他明日去城郊的梅园赏花。
"百里十娘?"杨大郎眉头微挑,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帖子边缘精致的烫金花纹。他与这位百里家的小姐可是有拒亲一事在的,此时突然收到邀约,其中必有蹊跷。
翌日清晨,杨大郎换了一身月白色暗纹锦袍,腰间系着一条靛青色绣银线的腰带,整个人显得清俊儒雅。他特意提前半个时辰到了梅园,却不急着赴约,而是在园中的听雨亭闲坐,命小厮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
"杨郎君真是好雅兴。"一个清脆的女声从亭外传来。杨大郎抬头,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色纱裙的少女站在亭外,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生得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她身后跟着两个丫鬟,手里捧着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