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带着小寡妇没一个正经的!”
“啐!俺说她天天往镇上跑,感情都是勾搭男人勾搭出来的!”
“小鱼酱能卖什么钱?又是租祠堂,又买油还买吃食,肯定是在外头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
“忍冬那丫头都已经是当了娘的人了,做这种事还有人要?”
“那你是不知道,就是这嫁了人的在外头才受欢迎!”
“这种不守妇道的女子,就应该浸猪笼!”
刘老太心里暗道不好,忍冬肯定受委屈了!赶紧回家看看怎么回事。
至于这些多嘴的婆子,等后面慢慢收拾!
果然,到家就看到忍冬躲在灶台后面偷偷抹眼泪。
等招生跟他一说才知道白天有人来桌子上把。
等赵婶跟她一说
不经意间,她的目光被一丛长相奇特的植物吸引住了。
那是碱蓬草,在这一带的山上并不多,,平日里大家都只当它是普通杂草。
可刘老太有上辈子的经验,知道这碱蓬草经过特殊处理,是可以做出盐来的。
想到闺女们说这里盐巴很贵,刘老太心中一喜,当即放下手中挖小鹅菜的活儿,开始采摘碱蓬草,不一会儿,她的背篓里就堆满了碱蓬草。
这一幕被旁边的二丫瞧见了,二丫先是一愣,随即扯着嗓子笑道:“哟,婶娘,您这是干啥呢?放着好好的小鹅菜不挖,摘这一堆杂草干啥呀?莫不是糊涂啦?”
大丫以及忍冬听到,都围了过来。
“婶娘,这碱蓬草又不能吃又不能用,您采这么多,难不成是要带回家当宝贝供着呀?”
“娘,鸭子不吃这个的。”忍冬出言提醒,不想让刘老太白忙活一场。
“不要紧,你先回去,把鸭子喂了,俺一会就回来。”
回到家后,刘老太顾不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盐。
她先将背篓里的碱蓬草倒在院子里,仔仔细细地挑拣,把夹杂在其中的小树枝、枯叶和其他杂质一一去除。
接着,她端来一大盆清水,把碱蓬草放进盆里,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直到洗过碱蓬草的水不再浑浊。
清洗干净后,刘老太把碱蓬草放进铁锅里,加入足量的水,然后生起火,开始熬煮。
火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逐渐翻滚起来,碱蓬草在水中上下翻腾。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的水慢慢变少,颜色也变得愈发深浓。
刘老太一直守在锅边,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变化,时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碱蓬草粘锅。
不一会,锅里的液体变得浓稠,刘老太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
她熄灭了炉火,把锅里浓稠的液体舀到一个个浅口的陶盆里,然后将陶盆搬到院子里,放在太阳下晾晒。
日光洒在陶盆上,液体中的水分渐渐蒸发,慢慢地,一层黄黄的的、细小的晶体开始在盆底析出。刘老太满心期待地看着这些晶体,那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盐。
不同于现代买的细盐,这是一种淡淡的黄,结成大块的饼子。
“盐饼子。”
将黄豆熬成酱,把盐加进去,就成了黄豆饼子,只要加一点到菜里面,就能当成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