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 第十六章 分歧(第3页)

第十六章 分歧(第3页)

温良玉用了不少,吃了一半,胃里舒服多了。徐氏看他慢了下来,这才道:“我今儿带着知雅出门赴宴,宴会上人不算多。后头孙夫人找我说了会儿话,问咱们家的点心方子,赵家正好有间点心铺子,问有意跟着合伙不。”

徐氏顿了顿,看温良玉没话说继续道:“我觉得这成,就是不知会不会给老爷添麻烦。”

徐氏话音落下,其他人都望向温良玉。温知瑶眼巴巴看着,等着温良玉说话。

温良玉摇了摇头,“不会,孙夫人既然同你说,想必是问过赵大人了,你看着做就是。”

徐氏笑着点点头,“这事还有婉君和知瑶的功劳,知瑶说咸蛋黄肉松馅儿的好吃,青团是婉君做的。”

温知瑶赶紧道:“我都是胡乱想的。”

林氏笑笑道,“为了家里,做些青团算不得什么。只不过老爷,这事儿真要答应吗。”

温良玉皱了皱眉。

林氏抿抿唇,然后开口说道:“老爷,这是好事不假,不过可也要考虑清楚呀,凡事有利也有弊,跟别人合伙,不仅有风险,还容易受牵连。既然赵家没有逼着一块开,倒不如咱们自己做。”

林氏面露难色,“黎阳的点心好吃,还有好些没做呢,我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这么多人还怕做不好一个铺子吗,没准儿生意就越做越大了。没本钱的话也好说,我嫁妆还有些一银子。”

温知瑶怔了怔,林氏是想拒绝赵家,自己单干。

依她所言,优点显而易见了,赚的钱都是温家的,又是自家的铺子,自然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以后上新的点心、哪个伙计不合心意……家里也能做主。

和赵家合伙,恐怕什么都插不上手。

自己做,慢慢摸索,说不准铺子越做越大,方子给了赵家,那以后和温家真的没什么关系了。

省心不假,可谁知道这方子到底值多少银子。要是和赵家绑在一起,日后也难再自己开铺子。哪日两家分道扬镳,方子早被赵家学了去,那该怎么办?

温知瑶觉得林氏说得有些道理,可她也说了,有利自然有弊,自己干能做主,可初来京城什么都不知道,以前温家是在苍山做些小生意,可都是老人打理。现在想开点心铺子,全靠自己摸索,很容易就赔钱了。

所以林氏说的话,温知瑶不是完全认同。

尽管孙夫人让徐氏回来慢慢考虑,可若是真的回绝,不开点心铺子也就罢了,孙夫人只当温家不愿意。

若过些日子发现温家自家开了间,那赵家该怎么想。好心出了主意,温家倒好,自家单干去了。

若赵家品性好,那最多是不闻不问,赵家开赵家的铺子,温家开温家的。可若品性差些,没准儿就暗地里使绊子。

别说暗地使坏不是好人,可如果温知瑶自己是孙夫人,好心拉着别人合伙做生意,别人二话不说就把自己踹了,日后会跟着抢客人,搁她她也不高兴。

而且孙夫人认识的夫人娘子多,若是跟谁说几句温家的闲话,别人怎么看温家。到时徐氏出门,也容易被指指点点。

妇人家合伙做生意,只要账目对得上,就算赵家出事也不会牵扯到温家。只给方子就能拿银子,那还图什么呀,总比她卖花样子一口敲定的买卖好。

徐氏和温良玉有些迟疑,温知瑶喊了声母亲,徐氏转头看过来。

温知瑶道:“我觉得这样不好,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嫌。”

温知瑶告诉自己童言无忌,她就算说几句别人也不会当真。

宁氏看林氏脸色不大好,忙道:“知瑶年纪小,胡说的。”

温知瑶紧紧抿着唇,一幅听话挨训样。

林氏笑了笑,好商好量的,“都是为了家里好,我也是随口一说。我就是想着初到京城,过些日子知谦他们也回来了,家里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好东西还是该握在自己手里。”

一样方子,那可是能传百年的。往长远里想,没准儿就是温家在京城站稳脚跟的东西。

温良玉低头沉吟,眉头微皱。

徐氏没出声,她也说不出到底怎么才好,好像都有理。若是徐氏私心,自然也希望自家开一间铺子,这样赚的钱都是自家的,到时候赚的更多也说不定。

温良玉看向了温知瑶,“知瑶,过河拆桥是什么意思?”

温知瑶愣了愣,这是考她功课还是借她之口说话,她抬起头,看温良玉眸色清亮,答道:“过河后便拆掉桥,是说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温良玉道:“单冲这事是孙夫人提的,我们就不能那样做。”

温良玉为人正直,若是不想卖,可以不卖,但是不能回绝了孙夫人,自己再开铺子。

温知瑶点点头,这话是对的。

林氏点了下头,看了温良玉两眼,又问:“老爷是担心赵家知道了不高兴?若是担心这个我有个法子,就和赵家明说着方子是妾身的,以后也由妾身出门打理。君子不夺人所爱,想来孙夫人也是通情达理之人。”

温良玉定定地看着林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