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物山房四个字是莫少谦亲笔所写,而“屾”字印章,则出自莫失让之手。莫家三房再一次让莫惊春喜出望外,自己的亲爹莫失让不仅善瓷艺,居然还有一手好刻工。
至于印章的“屾”字的设计,是莫惊春做的,头顶天,脚踏地,双“山”而立于右,左侧微微留白,古拙自然却不失巍峨大气。
这是赵五的评价,不过之前已经获得莫家全家的认可。所以他的评价,用他自己的话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当印章制作出来的时候更是被惊为天人,后来更是出现在一切和莫家续物山房有关的所有器物上。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虽说这第一笔生意还没正式成交,但已经是板上钉钉,可不知为何,摊位前问询的人反而少了。
莫惊春观察了一番,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先入为主的关系,人们觉得自家锔器价格太高。
想了想,莫惊春有了想法。
“大娘,我看你一直看这摞青釉碗,这些碗是陶泥拉坯的,上面的青釉也只上了一层,可碗沿没整好入窑温度又高直接给烧裂了,但它个头大,所以要十五文一个。”
拿起一个自己话里说的陶泥青釉碗,莫惊春微微弯腰和一位扎蓝布头巾的农妇说。
这些陶泥碗并不是仓库里的,而是在某一天莫失让从窑口收购来的。那天他和修屋师傅去拉青砖,到了青砖窑口看到窑口主人在清理这些陶泥碗。
就如莫惊春说的那样,这几十个陶泥碗为学徒所制,而且还烧裂了,没办法只好弃之。
受小闺女的影响,如今看到破损的器物,莫失让立刻想到自家的锔瓷手艺,然后就是修补之后的是否有收益。
这些陶泥海碗如果是好的,从窑口拿也得三十文,就算碗口有些小豁口,价格也不少于十五分。
一张铜片十文,大概能剪一百枚锔钉,刚才他也看了,一个陶瓷海碗按照裂缝大小大概需要一至三个锔钉,所以如果自己花费一百文买下这些陶泥碗,只赚不赔。
更何况孩子们一直因为技艺不高,锔坏瓷器而心疼不已,这下好了,拿这陶泥碗练手,坏了也不用心疼了。
至于窑主卖不卖这个问题,莫失让倒是根本不担心——本来就是要清理丢弃的,现在能赚回点本钱,如何不好?!
结果可想而知,当天随着青砖回来的就是这几十个陶泥碗。
而他这一“自作主张”的行为,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称赞。
而莫惊春更是说出“低端路线”这一经商之道。
。。。。。。
听到买卖家小闺女的话,农妇有些吃惊,她伸手想拿,可似乎是想到什么,又很快的缩了回去。
“大娘,你拿着看看,放心,我们山房买卖公道,童叟无欺。”
莫惊春笑脸迎向农妇,同时将碗放在了农妇面前。
“真的只要十五文?!”
“没错,真的只要十五文。”
农妇似乎有些不信,她反复的确认,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侯终于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