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文?”丁秋娘惊了,若真是这样,家里这个冬的冬衣,就有着落了。
“是嘞,我亲口听伙计说的,就算是假的,我也要在这个铺子买,是孝女开得嘞,就该去照顾她生意。”
女人纷纷点头,孝女的事迹她们也听闻了,对那个愿为祖母做药引的姑娘很是怜爱,提到是她开的,无论怎样,都要去看看。
丁秋娘当然也听过陈孝女的故事,小时候她和祖母的感情极好,只是后来,家里穷,祖母怕浪费家里粮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杵着拐棍,独自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过,丁秋娘从此没了祖母。
刚听说陈萱的故事时,她就爱上了这个孝顺勇敢的陈萱,如果能重来一次,她必定要像陈萱一样,即使割血割肉,也要把祖母留下来。
所以,她道:“就算五百文是假的,心里想着不要五百文,只要七百文,我就一定去买,不!即使和当铺价格一样,我也要去孝女开的铺子!”
“对呀,就去孝女的铺子,听闻孝女家也穷,给祖母只能请游方大夫,不知道她的伤好了没有。”
她的话让周围的妇人为陈萱担忧起来,约好洗完就一起去看看,若合适,当场就买了。
这些女人们,明明自己也活得艰辛,却还愿为别人尽一份力。
因着这个消息,女人们洗衣的动作都加快了几分,没多久,就洗完了衣裳,要回家拿钱,再结伴去铺子看看。
丁秋娘匆匆洗好衣裳,让家中长女把饭做好,再三叮嘱,只能放一把米,豆子也不可超过五把。就拿上家里的钱,和一起洗衣的女人们往弄花巷子赶去。
弄花巷子是临河街的一个分支,巷道不大,此刻的人流很平时相比,明显变多了,看来,知道陈孝女在这里看铺子的人不少。
铺面里更是人头攒动,丁秋娘和同行的妇人可不是娇滴滴的少女,生活早已让她们练就了一把子力气,三五下挤开人群,来到了店门口。
丁秋娘不识字,铺子上方写的什么她不知道,只是门口挂的小衣裳叫她一眼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和其它衣裳铺子宽敞的入口不同,这间铺子的门口一半是木制的柜台,另一半才是供客人进店的入口,许多人在柜台上拿着衣裳,和柜台内的伙计打着算盘。
丁秋娘觉得有点像当铺的柜台,区别是当铺是没有入口,这件铺子有着还算宽敞的入口。
一进店,丁秋娘才发现这柜台不止门口的那点,顺着入口的柜台,铺面里也一直铺到底,五个伙计忙碌着,算盘珠子打得啪啪响。
不仅是柜台很长,铺子里也不同,角落处,有五间用木板隔出来的小隔间,用布遮着,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还有人在校隔间外面拿着衣裳等着。
靠墙那侧,还有一面大铜镜,能找出一个人的全身来,丁秋娘很想去试试,但是镜子面前挤了好长的队,还有伙计维持秩序,一时半会可排不到她。
她就看起了,店铺最中间的,许多排架子,这写架子有两层,上层都是上衣,下层是下裳,各种衣裳都有,丁秋娘看花了眼,这几排架子还有专门的伙计介绍价格。
她靠近衣裳看起来最差的那一排架子,一旁的伙计笑着道:“这一排的上衣都是五百文,一件上衣送一条裤,您若看得上,可以直接拿了去柜台结账。”
她睁大了眼,竟然真是是五百文!
丁秋娘心动了,直接就拿起最前面的一套衣裳,还要再拿,伙计在旁边道:“客人看上了也可以去试衣间试,不喜欢可以重新来拿,只要不损坏就好。”
丁秋娘顿了顿,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其实这处衣架上的衣裳很多,有些靠后一点对襟样式,更得她喜欢,只是她不好意思去翻看,她为数不多的买衣裳经历让她明白,胡乱翻看衣裳可能会招来店家的白眼。
没想到,这里的伙计居然主动说可以试,甚至不喜欢还能换掉。原来那些小隔间的用处是这个,她鼻子有点酸。
第一次,伸出手,要去翻看这些衣裳,却立马有一只手从旁边插过来,把衣裳取走,丁秋娘还没有过来,面前好几件就被快速拿走了,有些还是同行的妇人拿的。
眼见衣裳越来越少,丁秋娘顾不得鼻酸了,也顾不得挑件喜欢的了,快速拿起面上的衣裳,又看也不看的抓起下面的棉裤,就往柜台冲去。
本来想去试衣间试衣裳的心理完全打消,买到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就不能回家试?
丁秋娘买齐了全家的冬衣,和同行的妇人大包小包的从店里出来,一脸满足的笑,特别是看到架子上的衣裳越来越少,注定有些人抢不到后。
她和同行的妇人欢快的笑着,完全忘了来时目的,是来帮孝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