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贾琈清晨起来便去同探春说今日请众人进园吃饭的事,探春忙安排人打扫落叶,擦洗桌椅。
贾琈来到贾母院里,请贾母道:“昨日老祖宗说刘姥姥带来的瓜菜好吃,我那里的琉璃米正好可以吃了,今儿天气也好,老祖宗要不请刘姥姥进园逛逛,顺便来一桌乡村宴。”
“我就说昨日的米怎么比往日更香甜呢,原是你送了来。”贾母笑着道,“既如此,我们今日便去园里走走。”
“老太太这是在骂我啊。”凤姐儿笑道,“自打琈哥儿给了琉璃米,您的米就没换过。”
“我就是随口说说,你也要呛声。”贾母笑着说了一句。
凤姐赔礼道:“我该打嘴,这新米确实比陈米好吃。”说完,笑着下去安排。
贾母又像刘姥姥道:“姥姥可得尝尝我这孙儿种的米,也不知他怎么种的,就是比外面的滋味醇厚、香甜。”
刘姥姥也笑着捧场:“老太太既这样说了,我可得多吃点。”
“若吃着好吃,便带些家去。”贾母更高兴,“园子里还有果子,今日也尝尝。”
几人正聊着,探春来道:“三哥哥请人怎那么久?我早早收拾了园子,左等右等都不来。”
贾琈笑道:“这可不怪我,我一来就说了,是二嫂嫂非要和老祖宗呛声。”
凤姐已安排好回来,听了笑道:“你昨日不说,近日临门临槛才来请人,还要怪我。”
“你们快别吵了,耽误我们逛园子。”贾母笑着调停,说完带着众人往园子里去。
一时坐着轿子进了园,凤姐、探春等在前安排,贾母带着人从黛玉潇湘馆逛起。
不论走到何处,刘姥姥都各种夸赞,把贾母夸得心花怒放,命惜春将园子里四时的景画下来,惜春不擅这种工笔画,但不好驳回,只得应了下来。
那边探春等人已命人放了船,贾母见了,又邀着刘姥姥上船。
凤姐见了,忙问王夫人早饭摆在哪。
还不待王夫人回话,贾母回头道:“你三妹妹那里就好。”
说罢,领众人上了船,凤姐忙同探春抄近路去秋爽斋摆饭。
在船上又赏了一回景,下了船去了晓翠堂。
东西已经预备齐全,众人都坐了。
刘姥姥人老成精,听了鸳鸯的话在饭桌上扮丑说笑,逗得贾母更加开怀。
趁着贾母高兴,刘姥姥忙道:“哥儿这米吃起来确实不一般,比我们庄子上种了卖给贵人的还好,也不知是什么品种。”
“这个外面可没有。”贾母笑着道,“我前些年胃口不太好,他孝顺,让人用几种水稻研究出来的。”
“子孙这般孝顺,老太太真是有大福气的人。”
“也就他平日让我舒心些。”贾母心中更顺畅,又道,“姥姥若吃着好,待会让他给你些种子,就是怕你们那不好种。”
刘姥姥起身谢了:“托老太太的福我们也能种来新鲜新鲜。”
贾母遂向贾琈道:“若有多的,匀点给姥姥。”
“老祖宗都应下了,我还能没有?”贾琈笑着道。
“你这猴儿。”贾母笑着让人打他,“难不成我还逼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