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海礁可以拿祖父海西崖过去的商界情报来做资本,成为康王府新产业的股东,她这个做妹妹的不能跟哥哥抢,只能拿上辈子造的织机做个筹码了。反正这款织机如今并未被宫中投入使用,图纸也不知是否还存在,浪费就太过可惜了,不如拿来给她使。横竖她画出图纸来,也是要献给康王这个皇室子弟丶宗室亲王的,不曾便宜了外人,宫里有什么理由阻止呢?
对了,陆栢年爷爷曾经跟她谈论过今秋恩科乡试最有可能被点选为考官的官员,其中就有一位,曾经在江南为官,任上十分支持当地织造业的发展,还以此为题,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
等到乡试临近时,不管这位官员是否会被选为考官,金嘉树作为参加考试的学子,肯定要打听几位考官人选的履历丶喜好与过往文章的。到时候她把那篇文拿出来,与金嘉树一同欣赏,就能顺理成章地拿出笔记,从而提出借阅宫廷藏书的请求了……
第1140章嫁妆
海棠的嫁妆渐渐地打包好了。
今日是将她所有陪嫁的书籍都装箱上封条的日子。她特地将那本自己伪造的「前人笔记」放进了书箱中,同时放进去的,还有另外两本与江南织造业丶织造机有关的书籍。
本来她只是找那几个给自家人跑腿的密探子弟帮忙,去京城各家书铺印坊中寻找与织造相关的书本,想要进一步让外人相信自己的确对「织机」很感兴趣而已。有了这个铺垫工作,等她将来嫁进金家,拿到宫中与此相关的藏书后,「研究」出了一款新式织机,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她也不怕她到时候拿出来的织机图纸会与她上辈子在宫中留下的研究结果重合,让人觉得她这份功劳打了折扣。上辈子她是跟别人合作研发的新式织机,有些部位零件的设计是她做了妥协,接受了同伴的提议,让新式织机织出来的绸缎图案更显华丽繁复,更适合做宫中内造出品。事实上,她当时心里想的是要将这款新式织机在民间推广开来,因此更希望能简化某些部件,无奈拗不过合作者的意思,只好退了一步。而这辈子,她会将新式织机完全照着自己的想法来设计,那便会与上辈子的研究成果形成差异。其中相似之处,别人只会觉得是她参考了同样的前人书籍的缘故,而不会误会她抄袭了谁。
这么一来,这款新织机就完全是她的研究成果了。她要拿出来做资本,与康王府合资,谁能挑她的不是?就算康王府看不上,她自己造织机开作坊,雇人织了绸缎售卖,别人也无从挑剔。那样说不定还更省事些呢!
为了让她「研制出新式织机」这件事更加可信,她除了伪造那本笔记外,还打算另行购买几本相关书籍,好进一步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确实颇有造诣,但事实上,那只是个幌子而已。时下世人并不关心工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只拿它当小道,书铺里哪有这么多纺织类的书籍售卖?
但是,给海家跑腿的几个密探家庭出身的少年,真的是太聪明太机灵了。他们弄清楚海棠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后,也不知用什么方法说服了几家大书铺的掌柜与伙计,从他们那儿弄到了铺中藏书的清单,送到她手上。她照着清单挑选,还真挑到了两本相关的书籍,一本是织造名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个人织成的独家花纹图样,另一本是织造工具的发展史,后者还附有大量图样,各年代织机的详细图纸,与织机各部件的清晰大图,都应有尽有。前者倒罢了,海棠可以拿来当作闲书消遣,参考一下那些花纹的图样,后者却给她「研制」出新式织机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就算价格特别昂贵,足足花了她十几两银子,也是值得的。
她的嫁妆里从此便多添了两本书。她心情愉快之馀,也不忘为立了大功的几个密探子弟说好话,把人推荐给兄长海礁。这几个少年若是子承父业,继续去做见不得光的密探,那就太可惜了。海礁那儿正需要这样聪明机灵又能随机应变的好苗子。他手下的人机智能干,立了功劳,他这个上司脸上也有光不是?
十大箱书籍全都被上好了封条,运到专门腾出来的库房里存放好了。海棠的闺房里,只剩下两本闲书,供她婚前这几日消遣自娱,到时候放进随身行李中一并带去金家即可。但上好了封条的书箱,却是不能再重新打开来了。
书箱整理完了,海棠又开始带着香草收拾自己的首饰与一些比较贵重的小玩意儿,诸如印石丶茶具丶文房雅玩等物。
随着她的婚期日益接近,各家亲友的添妆也陆陆续续送到了。周家承恩伯府虽与海家交情有限,却也看在镇国公府的面上,送来了贵重的添妆。此外还有姨奶奶周马氏所在的周家三房,周奕君丶周雪君兄妹所在的周家四房,承恩伯府吴家则是新进门的承恩伯夫人张迎凤亲自上门送了一整套头面首饰,再代小姑子吴琼赠了一对玉钗。陶阁老家由阁老夫人打发心腹嬷嬷送了添妆来,又有各家曾受海家恩典的吴门故生派自家女眷出面添妆。明书堂的三位长辈则是亲自去首饰铺子挑了心水的礼物,送到从小看着长大的海棠手上……
有了这些添妆,海棠陪嫁的各种饰物又添了两大匣子。她有些担心,自己的嫁妆再增加下去,很有可能会多达一百二十八抬,是承恩伯夫人张迎凤嫁妆规模的两倍,只比未来的康王妃少一点,会不会显得过于引人注目了?到时候全京城上下都知道海家家底厚了,祖父海西崖一个五品京官,能扛得住这份压力吗?
当然,她的陪嫁里还有十箱书和几十挑各色绸缎衣料,占比颇大,也许能稍稍转移一下世人的注意力?
海棠正胡思乱想着,海礁便又一次给她捎来了金嘉树的书信和礼物。礼物是两大匣的各色印石玉料,是金嘉树刚从宫里得的赏赐。他如今没功夫去摆弄这些,但想到未婚妻可能会有兴趣,便给她送过来了。她可以将这些印石玉料塞进陪嫁中,带回金家,叫外人看了,也显得她的嫁妆更加丰厚,书香门第的气息更浓……
海棠看着那两匣子印石玉料,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我的嫁妆真的要增加到一百二十八抬了。」
「一百二十八抬又如何?」海礁对此十分不以为然,「抬数多些就多些,就算越过了承恩伯夫人,也算不得什么。世人皆知张氏出身张家二房,而张家嫡支克扣族女陪嫁,小道消息都传得满天飞了。若你的嫁妆不把张氏的嫁妆比下去,又怎么显得她可怜委屈呢?我早就跟吴珂提过此事,他半点不以为忤,只会对他的贤妻更加怜惜。你只管放心,将来你与张氏打交道的机会多着呢,以小妹的本事,自能哄得她回转,要埋怨也是埋怨娘家亲族刻薄无情。」
海家的家底,世人不清楚,可曾经与海家打过交道的周家丶吴家丶陶家与一众吴门故生们都是有数的。没有丰厚的身家,又如何能接济得了那么多流放犯官?只要这些熟人清楚海家孙女的陪嫁是如何来的,外人几句闲话,也影响不了什么。更何况,金嘉树好歹是许太后唯一的娘家小辈,他娶媳妇只娶了个五品官的孙女,已经足够低调了,新娘子嫁妆丰厚一些,排场大一点儿,那又怎么了?难道太后的外甥媳妇不配有这个排场么?!
海礁并不把这种事放在心上,只提醒小妹:「小金特地给你写信,让你一定要给他回音,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你赶紧拆信看看吧。」
第1141章撒娇
金嘉树的来信有厚厚一叠,但看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要紧事。
他在信中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近来的生活,从正月里前往温泉庄子开始,到如今回到城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就没停下过药膳,都快吃腻了。可麻嬷嬷认为这些药膳对他的身体有好处,他只好硬着头皮咽了下去,心里只盼着海棠与他成婚后,接手家中中馈,重新拟定每日三餐的菜单,他就不必再受这个苦了。
海棠偷偷忍笑,心想他去年遭了罪,虽说休养了很长时间,但也不知道如今是否已经完全痊愈了,吃点药膳补充营养也好。就算她负责他家的菜单,也照样会想办法为他食补的,药膳也必定不可少。而且因为她上辈子也在宫中待了许久,对于养身的食物,想法估计跟麻嬷嬷差不多,顶多是多点花样。金嘉树若以为她主持中馈,就能让他摆脱药膳的纠缠,那恐怕是痴心妄想。
金嘉树又说起近来去向老师们请教功课,都是往明书堂走,没法再顺道来见未婚妻海棠。他有心要藉口找好友海礁说话,趁机见海棠一面,以慰相思之情,却被身边的人再三阻止,连老师们也叫他不要胡来,免得外人说海棠的闲话。他心中郁郁,越发思念未婚妻了,只怨时间过得太慢,成婚的吉日迟迟不来。他能见海礁的时候不多,但每当见面,必定会向未来大舅哥打听未婚妻的现状,听说海棠生活如常,心情平静,他又有些幽怨了,难不成未婚妻就不想念他么?为何他深受相思之苦,海棠却能平静度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