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真心
海礁这时候终于想通了整件事。
是了!张迎凤定是听说了康王府有意做西北葡萄酒丶玻璃器等「土产」的生意,知道这是一份稳赚不赔又利润丰厚的产业,便不想错过。她拿出自己的嫁妆银子,做出倾家荡产为小姑备嫁妆的架势,自然就能让丈夫吴珂感动不已,从此对她更敬爱三分。等到吴珂得康王分润那西北「土产」的生意时,她就有机会从中分一杯羹了!
就算那一杯羹占比不大,也是稳当丰厚的收入。用不了多久,她为小姑的嫁妆花出去的钱就能全数还回来了,之后便是纯赚。
即使吴珂最终没把这门生意的利润分给她,也不会白白花了她的钱不还,怎么也会把债给清了的。
而为小姑的嫁妆花嫁妆银子,小姑吴琼也会念及她这个嫂嫂的恩情,日后做了康王妃,定会与她亲近交好,多加关照,有什么好处都不会忘了她。
如此说来,张迎凤这笔嫁妆钱,花得再值得不过了!她怎么都不可能吃亏的!
海礁想明白之后,不由得叹道:「我虽然猜到张氏定然有所图谋,但真没想到她会算计得如此深。吴珂比我还不如,至今还觉得张氏是位世间难得的贤妻,恨不得倾尽所有地回报她呢!」说着他又忍不住发愁,「我该如何提醒他呢?虽说我只是个外人,疏不间亲,但看到他被妻子如此玩弄于鼓掌之上,我心里实在有些不落忍。」
海棠便笑道:「哥哥何必为此发愁?张迎凤这般算计,又能如何?她对吴珂吴琼兄妹俩造成伤害了吗?」
海礁想想,又觉得吴家兄妹目前确实没受到什么伤害,吴珂自以为婚姻幸福,娶得贤妻,吴琼的嫁妆更加丰厚了,都没吃亏。只是照吴珂如今的想法,一旦康王拉他入股新产业,他多半是要算上妻子那份的,那可不是小钱……
海棠却安抚兄长道:「张迎凤拿了这笔钱,也不过是收作私房体己罢了。她本身是承恩伯府的当家主母,主持家中中馈,想要花什么钱,都可从帐上支取,还能有什么事必须要花私房钱去办?她只是张家旁支女,与张家嫡支不算和睦,连嫁妆都被克扣了,平日里相处更是经常受气。她不可能把吴家的家产搬回去,便宜了张家的。
「这么一来,她这私房钱,顶多就是自己用用,再拿来养活寡母罢了。可她母亲如今已被接到承恩伯府了,只要她能找到理由将母亲长长久久地留下来,还怕无法给母亲提供富足的生活吗?所以啊,她那体己银子,估计也就是压箱底,以防万一罢了,将来兴许会花在她自己丶她母亲还有她将来的儿女身上。可吴珂现在就愿意供养岳母了,也会用家产养活妻子和孩子。张迎凤的钱是她自己收着,还是归入承恩伯府公中帐上,又有什么区别?」
海棠觉得,张迎凤自打丧父之后,就与寡母在家艰难度日,处处受张家嫡支的气,连婚事都要被他们利用。她想要给自己多攒私房钱,估计就是没有安全感。如今吴珂对她甚好,又十分信任,直接交出财政大权,还愿意供养她的寡母。相处的时间长了,只要吴珂不曾中途移情别恋,张迎凤渐渐的就会有安全感了,自然也不会再惦记着要攒私房钱。
海棠跟兄长细细分析着张迎凤的想法,海礁虽然能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吴珂对她那般信任,真将她当成了贤妻,她却有这许多私心算计,又不信任吴珂,实在是对不住吴珂的真心!」
不过,海礁还是把小妹的话听进去了,答应不会在吴珂面前说三道四。但他会仔细留意张迎凤之后的行动的。若她只是想攒点私房钱孝顺寡母,将来养孩子方便什么的,他便不会多嘴说什么;可她若是为了张家的利益损及吴家,又或是做了什么会让吴珂难过的事,他绝对不会帮她隐瞒下去!就算到时候吴珂会伤心难过,他也要把事情跟吴珂说明白了。一时之痛不算什么,总好过连家业都被枕边人算计了去!
吴家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才有了今日的光景,可不能再毁在某代媳妇手里!
海棠好说歹说,总算劝说海礁消了气,心里少了些顾虑,见他面上还有几分忿忿,不由得笑道:「哥哥如今待吴珂倒是越发真心了,不象从前,有多一半是面上情,其实心里不怎么看重他。」从前海礁自个儿还会算计吴珂呢,如今倒是为了吴珂的妻子有私心,而替他打抱不平起来。
海礁有些讪讪地:「话不能这么说,从前我与他没那么亲近,只是有个同门师兄弟的身份罢了。如今我与他常来常往的,他有了好处也不忘算我一份,康王想拉他与小金一同做那西北土产的生意,他也要提议分我一份。他如此真心待我,我又不是冷心冷肺之人,怎能不念他的好呢?」
海棠抿嘴笑着,也不多言,只问:「康王府的新产业,真的会算哥哥你一份吗?说真的,这买卖做得过。葡萄酒的酿法,咱们都知道,从西北运过来,也不费什么事。玻璃器麻烦些,可如今玻璃产得多子,那些商队也渐渐掌握了能减少途中损耗的运输方式,康王府若有心跟着学,得利也颇丰的。康王不愁货源,不愁运货的人手,不愁精明能干的掌柜与伙计,也不用担心京中会有人给他的产业使绊子。
「这门生意只要他做了,怎么都能赚钱的。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他愿意分润给吴家,是因为吴家与他是至亲兼姻亲;他愿意分润给金大哥,是念着金大哥曾经救助过他的情份,还有宫中许太后的面子;哥哥与他交情不深,他还愿意算上你一份,实属难得。哥哥难道真要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海礁本身就对西北的葡萄酒与玻璃器生意有过想法,又怎么可能愿意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只是他心中也有顾虑:「我不是白占一分股的,需得出本钱才行。康王本钱有限,吴家还有外债,小金的家底你心里有数。就算罗家与吉园有钱,我也不可能占他们的便宜。这本钱,我是一定要出的。可我手头没那么多银子。若是求爷爷出面,只怕爷爷不乐意与宗室皇亲扯上关系,他毕竟是外官……」
海棠竖起一根食指:「这有何难?家里有多少钱,哥哥心里有数。你只需要问爷爷或阿奶借一笔钱就行了。你借了钱,只要将来如数归还给爷爷阿奶,连利息都一分不少,便无人可置喙。可你拿着借来的钱去做什么,却与爷爷不相干。只要你不担心自己的官途会受到影响,借钱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了!」
第1138章份量
海礁并不担心,自己身为锦衣卫武官,总与宗室亲王丶皇亲国戚打交道,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他也是正经武举出身,有功劳有靠山,因先帝赐婚给他妹妹,才与太后的外甥成了姻亲。他与吴珂是同门师兄弟,与康王结识于救驾之功。这桩桩件件,都是过了明路的,太皇太后丶太后与新君都清楚,内阁也不曾说过什么,谁能拿这种事挑剔他?
更何况,康王府要做西北土产的生意,又不是他主导,他只是跟着分一杯羹罢了。师兄弟与妹夫要拉他一把,谁能说他的不是?他不象金嘉树,有心要走科举正途,需得有个清正孤直的名声。他在锦衣卫,反倒是与宫中关系越紧密越好,越得皇家信任,便越有前途。只要康王与新君始终友爱互信,只要许太后对外甥始终亲近关怀,他便没有后顾之忧。
既如此,只要他手头有足够的银子,稳赚不赔的买卖,又凭什么错过呢?
海礁接受了小妹海棠的提议:「不错,我可以向爷爷借钱,不需要借太多,有个三五千银子就足够了。虽说我拿出来的本钱越多,将来能占的股份就越多,能分得的红利也越丰厚,可我与康王殿下的关系没那么亲密,只是沾了吴珂与小金的光,凭什么占大头呢?拿个三五千银子出来做本钱,将来只需要有五分利,每年的收入也足够可观了。即使比不上王府丶伯府的富贵,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得利少些,也省得别人眼红,把我视作眼中钉。」
更何况,康王是为了未来的妻儿能在自己身后不受委屈,吴珂是为了重振家族,这才起念头做起了西北土产的买卖。他们是为了钱才这么做的。若是日后这门生意带来的利润平平,也就罢了,一旦收入丰厚,远超想像,这表兄弟俩也不知会不会后悔起来,觉得分给他海礁这个外人的股太多了。
海礁有自信能稳住吴珂,却不敢确定康王不会心生不满。这位亲王殿下虽然体弱安静,不爱生事,可他既然为了未来的妻儿,愿意折腾着去赚银子,谁也不知道他会为钱做出什么事情来。海礁有心与他交好,不打算为了点银子去冒得罪他的风险。小小地分得一股红利,既能得实惠,又不惹人眼红,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海礁拿定了主意,心头顿时轻松了许多。搬家的时候,他是看过祖父祖母私藏了多少黄金财宝的,知道三五千银子对二老来说,并不会伤筋动骨。就如同小妹海棠所言,祖父他老人家甚至有可能不会过问这笔钱的用途。他拿去做了本钱,三两年内还清了本息,这事儿就过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