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要一个公正之名,让人能共情的定论,那就还得有一番操作。
李处温慢慢来说:“二位既如此来,便也心中有了一些念想,不外乎也是为了大辽国祚,为了燕云百姓,我知此事难定,那苏武之言,自也有其道理,死战,是千古流芳,不战,是家国无奈……我心中一时也难……这般吧,便把京中各衙署里的主官次官都寻来……”
耶律大石一时心中又忧:“也怕来人太多,人多口杂,难以商定……”
李处温摆摆手:“非也,其实许也不那么难,若是真论定要带军民西去,不免也是当场问得留去之事,如今还能留在京中的,多是忠义之辈,愿走愿留,只管当面论定,皆为家国,你二人与我,都也不曾做错什么,想来众人都是知晓其中道理的……”
只管这一语说来,耶律大石与萧干二人也是何等聪明之辈?岂能不知李处温意思如何?
李处温的话术,又岂能不高明?已然说出了心中的意思,却又是滴水不漏。
也无妨,耶律大石与萧干二人,自是心中大定,既然李处温的意思已然明显了,耶律大石便道:“那就请相公派人速速去知会诸位相公,速来商议。”
李处温自也起身,出门去派人。
一来一去,飞奔打马,也是许久。
众多官员才快速聚来,自也是知道有大事商议,而今之局,什么大事,那都是生死存亡,无有一人会去拖沓。
只待众人到得差不多了,耶律大石又是一番言说。
只待耶律大石说完,场中早已是嗡嗡一片,交头接耳。
自也有人来问:“相公何意?”
问的是李处温,而今,李处温当真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天子远遁,他不走,岌岌可危,他一心力挽狂澜,重新理顺朝廷各部,立新军,稳民心,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众人心中,此时李处温,岂能不是那国之栋梁?
李处温自要来说:“不论最后定论如何,这燕京城呐……”
说到这里,李处温当真有几滴热泪在脸,便是摇头摆手来:“这燕京城呐,我是不走了,我生死都在此处了……新君是我带着大家立的,短短时日,要有背弃而去,我不去也,我就随着天子了……只管你们寻到西京去,若是有罪责啊,只管都往我身上推来,便是我裹挟你们,非要立这新天子就是,你们是不得不从啊……”
李处温这热泪,说他有假,许也有假,说他真心,更也真心,复杂之中,热泪盈眶,话语之中,自还有几分话术其中。
便是连耶律大石,一时也有动容,他若去西京,许也有罪,毕竟立新君,也有他一份,他也算领头人之一,便是李处温这一语说来,好似也给他留了一条退路去。
不免有人来说:“那就不走,死战就死,城中上下,军民一心,出战虽然不成,守城,却也还有一战之力!那反复之贼郭药师便是偷入城来又如何,不是也被打退了去?”
萧干来言:“此言不假,此言不假啊,只管是都战死了去,只要上下一心,军民勠力,那宋军想要破城,也不是一时半刻之事,只是……这么守下去,守的是个什么呢?是守个援军来救?还是守个幽而复明?是守我等还能击退宋军?还是守得哪日城内易子而食,一个不剩?”
此言一出,众人自是垂头而去。
萧干再说:“亦或者,是军民同心一处,往西京去,外有草原诸部还可倚仗一二,内有西京大城,军民奋战,许还有……一线生机,若是金人与宋再打起来,那许还真有喘息,来日还无定论……”
耶律大石此时才来说:“宋人想让咱们与金人一直打下去,便会真与我等兵刃甲胄粮草,咱们若真喘息过来,让那宋人与金人也打……许多事,还真有变数,这燕京之地,毫无转圜之处,那西边,至少还有转圜的余地……”
众人面色当真也就复杂起来。
李处温不免也来言:“故土难离,我自不去,但家国之事,二位所想,自也有道理。诸位来说吧,诸位自言……无论如何,此般之事,是我众人决断……”
李处温要的东西,就在这里了,身前事,身后名,此时此刻,就都保住了,岂能不高明?
说着,李处温还起了身:“愿我大辽,国祚还有,国祚不亡啊……”
这话说出,是那唏嘘不已……
这话说出,是在给耶律大石递送一个话头去。
耶律大石便也该当机立断了,起身一语:“诸位,若我这就去回那苏武,诸位可愿同去西京?”
唉……满场一片,都是叹息,不知多少人,泪水纵横在脸……
却就是没人答话……
耶律大石便是再说:“那若是要走,城内之军民,诸位之眷属,多去一个,便是多一份力,便是来日多一分复国之望,诸位……诸位啊,决断之时到了,若是决断下来了,诸位就该速速去各处组织人手,拢那粮草……”
众人慢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