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仙母种情录 > 第3章 一夕顿悟(第1页)

第3章 一夕顿悟(第1页)

可惜志得意满的我却没神气多久,不过御马奔腾了半里,便被身后仙子悠悠然的一句“小乖乖回来”勒住了缰绳,驻马回头,等着仙子悠然而至。

只见娘亲不疾不徐而来,那驾着雪骏而一步一印的仙子却是仪态万方,不似御马反似莲步轻移,青丝若舞若扬,白袍欲起欲伏,潇洒而不失优雅。

白驹照雪衣,明珠世上遗。

无怪世上男子对娘亲趋之若鹜,娘亲如此武功盖世、慈悲大义之人也被称为“倾城月姬”,可见时人多被仙姿所惑——倘若娘亲稍有烟视媚行之举,那尊号便要往尤物、妖姬等靠拢了。

可惜,娘亲并非不会烟视媚行,而是那勾魂摄魄的神情只有我这个亲生儿子才能见得着!

想到此处,我不禁头颅微昂,嘴角勾起一丝轻蔑而得意的微笑,也许谁也不针对,也许针对了所有人。

“霄儿傻了?自顾自地笑些什么呢?”走近前来的仙子似是忧心于爱儿的痴态,以玉手手背轻贴我的额头作诊断状,只是那微蹙的眉眼间流露出来的宠溺与笑意将仙子捉弄的心思全数暴露了。

“嘻嘻,孩儿可不能傻了,不然以后可体会不到娘亲的爱护了。”我吃吃笑道,将额头上的玉手捉下,轻轻扣住柔若无骨的五指。

“谁说的?霄儿便是真傻了,娘也爱护你一辈子。”仙子也任由爱子轻薄玉手,口中宠溺言语看不见、摸不着,却比蜜饴还教我受用。

言中深情我岂能不察:“清凝。”

“柳郎。”爱语相应,四目相对,心有灵犀,一切尽在不言中。

母子二人双手相扣,信马由缰,沿官道缓行,这般自在简直无可比拟。

乾坤虽大,我却只愿停留于娘亲所在之处。

行过三刻,便能遥望一座边城了,城关守河而镇,百姓出入而忙。

常言道,望山跑死马,因此楚阳县城虽已在眼中,却不是顷刻能至,一些官道上来往人车也不再稀疏。

“娘亲……”娘亲的柔荑宛若清凉雪玉,自是怎生把玩也不够的,但眼见有暴露母子二人非礼之虞,我却有些熬不住了,焦急地向娘亲递去一个眼神。

“不怕,还远呢。”反倒是娘亲更有定力,玉手微微一紧,将我的踟蹰尽数驱散,母子依旧如情侣般牵手而行。

娘亲的这份情意让我心头狂跳,也咬着牙,继续大逆不道地握着仙子玉手,并马前行,仿佛要借此机会将母子二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相恋公之于众!

三十步,我已能清晰看见直奔县城官道上的往来行人之面目。

再三十步,马车的蹄踏轮转也尽在眼中。

再三十步,人声几已可闻!

我甚至怀疑些许行人在顾盼之间已发现了我与娘亲紧扣的双手!

既至于此,我再无法坚持,心中轻叹一声,松开了仙子那被我焐热了的玉手:

“娘亲,我们离楚阳已经很近了,还是小心为上吧。”仙子面上全无异色,只是微笑颔首:“便依霄儿。”若受世人讥言谤语的只有我一人,我定然迎难而上;可一想到他们会对娘亲出言不逊,我却便不能肆意妄为。

情愿克制自己也不能让娘亲受委屈。

“其实也不必如此谨慎,霄儿乃习武之人,耳聪目明是常人数倍,或许你瞧得见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其实对我们一无所察。”

娘亲轻勒马缰,似是刻意放缓了行程,带上面纱,与我并行,一黑一白两匹骏马渐渐接近楚阳县城。

闻得此言,才知是自己关心则乱,有些“以己度人”了,不过也并无悔意:

“娘亲,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孩儿可不想让您被人乱嚼舌根。”

“霄儿有这番心思,倒教娘欣慰。”

仙子与我相视,宠溺一笑,“霄儿遇事还是有决断的,虽说私下里贪恋温柔乡、易动鸳鸯火,但终归无伤大雅。”

仙子的夸奖让我面上发热:“娘亲别逗孩儿了,马上就到城门口了,万一又出丑了可不好收拾。”

“成,娘听霄儿的。”说话间,人声已渐沸,周围来往呼喝之人不在少数,城门口宽敞大道上,有守着柴薪时蔬的衣粗履草的农夫,有招呼着生意的脚力挑夫,有讨价还价的商贾……

人间烟火、世上尘俗尽在此处。

我不觉嘈杂吵闹,倒觉得分外真实可亲。

距城门不到百步,已不宜驾马,唯恐马儿受惊纵奔,于是我们改为牵着马入城。

再近一些,放眼望去,只见城门两侧虽有兵丁,但出入无阻,一侧更有几个好事者聚集在城墙下,讨论着告示的内容。

已至如此距离,无论告示还是闲言我都可尽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