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想哭】
【任何一个都是神仙!】
【成丞号召力太强了,请来的全是大牌】
【这一舞台人有25座格莱美,三座奥斯卡,一座坎城银棕榈。一座春城银熊。还有一个天夏文学奖。。。】
【银棕榈、银熊、天夏文学奖指的是成丞吧?】
半岛的朴圣宇看向天边:
“(旧社会废墟的大地上)
(平等之花绽放之时)
(新的鲜红的太阳就会)
(为我们从地平线上升起)”
后面大屏幕上,出现了半岛近代悲壮的历史。
19世纪末,半岛王朝被霓虹控制,191o年,霓虹正式吞并半岛,并设立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随后,光州事件,朴总统被刺杀,12月“肃军政变”,还有198o年,军政府武力镇压光州……
而后,半岛陷入南北分裂与长期对峙的艰难局面,南北人民的命运被无形的大手操控,始终无法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朴圣宇多么渴望看到三八线两侧的人民能够相互拥抱,当初,他们其实有这个机会的,只是可惜……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历史伤痛,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在国际歌中找到了自己的共鸣。
在这歌中,起码在这个时刻,成丞是真的实现了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最后,在成丞的带领下,所有歌手一起用汉语唱: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此刻,现场观众沸腾了!全世界观众都沸腾了!!!
一股热烈的情绪,似汹涌的浪潮,迅蔓延至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全世界的观众,都被这股激情所席卷,一同陷入了沸腾的热浪之中!
谁说音乐没有力量的?
音乐、理念和暴力,都拥有着能够掀翻世界的力量!
否则,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有国歌?
因为音乐跨越了国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比如《秦王破阵乐》,再为大唐续了三十年的国运。
比如《马赛曲》以及《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本国国民,而反面例子是项羽的垓下之围,一曲“楚歌”,吹散了十几万将士的军心。
其实最后用汉语来收尾,成丞是有私心的,相比汉语,英语其实才是更加通用的语言,但是谁让他是天夏人呢?
他有权利决定这一点。
最后,当歌曲结束时,成丞将麦克风轻轻放在舞台中央。
这个简单的动作引了多米诺效应——
所有歌手依次放下乐器,这个动作充满了肃穆之感,很多歌手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还是这样去做了,仿佛这是一个什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