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888章 师兄弟们攀谈(第3页)

第888章 师兄弟们攀谈(第3页)

这话让曹志国愣了一下,不过随后也是颇为感慨叹了口气。

“还真是,以前我们跟着师父,就只知道把手艺学好,把菜做好,让顾客吃好吃饱,这样顾客还会再来。

现在就不一样,我在京城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餐馆酒楼,做的菜压根不怎么样。

可他们都很会宣传,各种宣传吹嘘真是铺天盖地。

然后可以吸引大批的人去吃,好多馆子和酒楼就靠那些吹嘘宣传,硬是能把手艺味道好的馆子和酒楼给顶死。”

师兄弟们都比较感慨。

现在国内的经济环境确实越来越好。

无论是谁只要肯努力,好像就都能赚到钱。

有了钱大家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会提高。

只是过去大家都是讲究一个实在。

可现在反倒是都开始讲究一个名气和面子。

我要吃的馆子和酒楼,那必须要有足够的名气,要有名厨掌勺,餐馆和酒楼里的装修布置也要上档次。

尤其是那些逐渐有消费能力的老板们,更加是有一种不求吃好,只求吃的够贵。

所以现在的厨师,不但要会做,还要懂得宣传自己。

当然,冯正明已经不在此列。

他现在的名气有些太大。

可以说他的所有店,包括是汇泉楼,人家都是冲着他来的。

哪怕知道他不在店里,但知道店里的菜都是他设计,并且是他手把手传给店里掌勺,那人家顾客就愿意买单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冯正明的所有店,价格上始终都是处在一个平均稍微偏上的水准。

这样的价格是,对那些老板来说是绝对的物美价廉。

哪怕是像汇泉楼,对一些普通的家庭,也是凑个份子就吃得起。

何况一年到头,谁家还能不请个一两次客呢?

这么一两次客,多点钱也没有人会在意。

关键就是要让请的客人吃好嘛。

所以汇泉楼自然会成为泉城大多数人首选。

毕竟冯正明这位状元的师兄在掌勺,大家也都觉得味道不会差。

冯正明听完师兄们感慨,笑了笑对师兄们说:“这次比赛结束,师兄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帮你们宣传,汇泉楼有大哥和五哥,老铺那边有三哥,二哥在德州。

你们几家店的生意肯定不会差的,咱不跟程国胜争那些讲面子的大老板,就做好一般家庭的生意就行。”

师兄们顿时都笑起来,大家也都觉得冯正明说的没错。

没有必要去跟着程国胜学他那套。

汇泉楼就是要有汇泉楼自己的风格。

保持传统,融入冯正明这位状元的创新。

这就是汇泉楼的特色。

真要说需要汇泉楼做高级菜,李辉东和曹志国也是能做的。

别说是传统鲁菜中经典的葱烧海参,就是做燕窝鱼翅龙虾他们也可以做。

所以即便是不去宣传,到泉城一问,肯定也会首推汇泉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