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零二章 战士归来(第1页)

第一百零二章 战士归来(第1页)

相对于2世纪初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东非对待底层民众的态度终究还是“心善”,虽然东非官僚主义更加外显,但这是因为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如果完全不作为,东非政府完全可以像美国政府那样隐身,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实际在东非这种国家并非个例,德国情况其实和东非也很类似,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奥地利也是如此。

如果说德意志国家在外界属于“离经叛道”,那苏联,在其他国家口中就完全是“不当人子”的存在了。

……

1927年5月4日。

东加里曼丹。

马辰是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的三大城市之一,也是东非对东加里曼丹统治区域的南部核心城市,与之对应的则是北部的丹戎,还有中部的三马林达。

马辰,丹戎和三马林达也是东加里曼丹殖民地仅有的三座现代化城市,围绕这三座城市,近些年来,东非逐步展开了对东加里曼丹腹地雨林区域的“扫荡”。

东非的东加里曼丹殖民地,面积接近四十万平方公里,而且腹地是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这也导致东非很难对内陆的土著人清剿干净。

在1926年7月,东非的兰芳海外省,联合东加里曼丹殖民地,再一次对内陆腹地的土著进行围剿。

这次围剿过程长达大半年之久,直到现在才接近尾声,东加里曼丹殖民军队回归各自驻地。

李记生鲜,用德文书写的招牌,立在店门口的摊位前,根据马辰市政府颁布的市民须知,规定了在马辰市的商铺,企业,学校,工厂,政府和事业单位,都必须标注德文。

尤其是东非东加里曼丹籍民众的经营场所,只能使用德语招牌,告示……所以,即便是李记生鲜这个路边摊的招牌也使用德语描写。

而马辰市政府的公告,其依据则是东非东加里曼丹总督府颁布的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特别条款。

在早期,东非本土强制推广德语的时候,也有类似做法,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如今本土已经彻底放开这些限制。

而殖民地显然因为特殊情况,所以继续执行和加强此类做法。

李记生鲜的老板李辉是东加里曼丹“原住民”,祖上则是远东帝国人,这也让他成功躲过了东非政府征服东加里曼丹地区时的围剿,并且顺利加入东非东加里曼丹领地户籍,当然,这种殖民地户籍显然不能和东非国籍划等号。

但是,两者间的区别也不大,殖民地户籍同样可以前往东非本土,并且具有法律效益,享受身份上的同等待遇。

而东非殖民地户籍人口,在对外交流中,也喜欢以“莱茵帝国公民”身份自居,虽然这没有得到东非政府的认证,但东非政府默许了这种行为的存在。

东非所谓的生鲜,字面意思生的,鲜美的,其实就是远东帝国的鱼生,或者日本刺身,生鱼片皆可,这是近些年来东非沿海地带流行起来的一种吃法。

根据东非政府的描述,这种生鲜源于远东帝国的鱼生,当然,在东非政府的规范下,生鲜只能采用更加安全的海洋鱼类作为原材料。

李记生鲜显然并非东非本土流传过来,而是李辉祖上就掌握的传统手艺,也就是远东帝国的鱼生。

当然,在东非人看来这就是生鲜,所以当局给他的经营证件上,也是按照东非本土的习惯来执行的。

而且,当局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就比如卫生标准,食材选取等等,以此来规范其安全性,预防寄生虫等问题。

这些年来马辰市经济的繁荣,刺激了当地消费行业的展,所以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李辉重拾了这份家传手艺来养家糊口。

因为刀工精湛的原因,李辉的生鲜因为造型优美,受到了当地人的好评,甚至吸引了一些马辰市的东非官员成为常客。

也是靠着这门手艺,李辉的李记生鲜,成功从路边摊,变成了店铺加路边摊的模式,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而此时,李辉正挥舞着菜刀,在砧板上剁切着一条旗鱼,这条旗鱼的个头不小,他熟练的将旗鱼拆解,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入盛满冰块的保温箱,一气呵成,让食客们叹为观止。

“老李,手艺真好,每次看到你切鱼都是一种享受。”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李辉抬头一看,果然是熟人。

他对那人问道:“耀祖,你们部队这次行动回来了?”

林耀祖是东非东加里曼丹领地军队的一员,去年七月,他所在的部队,加入兰芳海外省和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的内陆清扫活动。

他的脸上带着一股沧桑,身体格外硬朗,全身没有赘肉,犹如青铜的肤色,一看就没少经过风吹日晒。

“是啊!这次军事行动我可遭了老大罪,能活着回来也算万幸。”林耀祖沙哑的说。

李辉皱着眉头问:“这次战斗很惨烈?”

林耀祖笑了笑说:“哪有什么战斗,这次行动,我们一个敌人都没有摸到,每天就光钻林子了。”

“东加里曼丹的土著,在我看来早就剩不了几个了,难成气候,毕竟都围剿了十几,就是杂草也该收割光了。”

李辉听到这里问:“没遇到战斗你叹什么气,这不好事么?”

林耀祖摇摇头说:“哪有那么简单,相较于和土著战斗,每天跋山涉水的穿梭雨林才是最恐怖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讨逆
迪巴拉爵士讨逆
...
吞神至尊
渡劫的小白吞神至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