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第312章
nbsp;nbsp;nbsp;nbsp;历史永远不会重复,但却惊人的相似。
nbsp;nbsp;nbsp;nbsp;帝后同一日驾崩,这丧宜规模自然是不能小的,不然不止宗室亲贵们不答应,只怕朝野上下也会有所议论。
nbsp;nbsp;nbsp;nbsp;所以对于这声势浩大,堪称奢靡的丧事,林清源也并没有说什么,可再怎么辉煌奢靡,也是葬礼,气氛自然是忧伤且沉重的。
nbsp;nbsp;nbsp;nbsp;只是大家还有很多事要做,显然不能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特别是新帝登基的大事。
nbsp;nbsp;nbsp;nbsp;刘启继位,册封王娡为皇后,三个女儿为公主,小儿子刘彻因为年岁太小,并未得封太子。
nbsp;nbsp;nbsp;nbsp;但刘启却遵从父命,特别指定林清源做小刘彻的太傅,那么基本上这太子的位子也就是板上钉钉了。
nbsp;nbsp;nbsp;nbsp;这许多事一连串的做下来,转眼间就到了秋天。
nbsp;nbsp;nbsp;nbsp;彼时,林清源正在太学进行定期讲学,刚下了课,张不疑就找来了,手上还拿着信件,看上面的印章就知道是匈奴王庭来的。
nbsp;nbsp;nbsp;nbsp;他也不耽误,直接带上张不疑回了自己在太学的住所,片刻后两人坐在书房里。
nbsp;nbsp;nbsp;nbsp;“先生,小翁主又诞下了一个儿子,听说兀离王子高兴的很。”张不疑趁着他看信的时候,又补充了一些额外的情报。
nbsp;nbsp;nbsp;nbsp;“他当然高兴了,因为他以为那是他的儿子嘛。”林清源却不以为然,只耐心看着女儿的来信。
nbsp;nbsp;nbsp;nbsp;“……”,张不疑没接话,实在是这一句里隐含的意思可太多了。
nbsp;nbsp;nbsp;nbsp;“行了,不提这个了,我有别的事要问你,最近朝堂上关于启儿提拔年轻官员的议论如何?”林清源看完之后放下信件,问起了其他。
nbsp;nbsp;nbsp;nbsp;“有些亲贵老臣倒是颇为微词,但他们根本不足为惧,尺位素餐之辈,陛下不喜也正常。”张不疑斟酌着回答道。
nbsp;nbsp;nbsp;nbsp;“启儿刚登基没多久,就来这么一出,显然是在试探老臣们的立场,并试图安插自己人。”
nbsp;nbsp;nbsp;nbsp;“这本没有错,只可惜他还是太年轻了,过于急躁,你多看顾些,老臣们有什么苗头及时禀报。”林清源不太放心,嘱咐了几句。
nbsp;nbsp;nbsp;nbsp;“先生放心吧,我一定盯紧了。”听这话的意思,就是打算为新帝保驾护航了,那他这个做下属的,自然要紧跟领导的步伐。
nbsp;nbsp;nbsp;nbsp;“好了,没什么事就去吧。”林清源抬了抬手,示意他自便。
nbsp;nbsp;nbsp;nbsp;“诺。”张不疑刚要走,突然想起了别的,又坐回来了。
nbsp;nbsp;nbsp;nbsp;“怎么?还有别的要事?”林清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nbsp;nbsp;nbsp;nbsp;“也算不上什么要事,只是典客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那些罗马人请求回家。”
nbsp;nbsp;nbsp;nbsp;“他们听说汉匈两国已经再次议定了联姻,料想现在西域诸国绝不敢放肆,便想借这个机会回家去。”张不疑如实告知。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沉默了一会儿。“算来他们也来我大汉有好些年了,想重回故土也是人之常情。”
nbsp;nbsp;nbsp;nbsp;“这样吧,等过些日子匈奴来报喜的使团到了,处理完事情后,就让罗马人跟着他们一起走吧。”
nbsp;nbsp;nbsp;nbsp;“只一样,你告诉这些罗马人,我们大汉愿意与之通商,请他们回去后,务必和他们的执政官以及元老院成员商议此事。”
nbsp;nbsp;nbsp;nbsp;“另外,他们走的时候,可多送一些丝绸瓷器之类的特产,也好为我们的商品在那边打开销路。”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说这话就是打算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提前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