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在大唐开衣肆! > 第三十一章(第2页)

第三十一章(第2页)

若说风尚不宜加,可有件服饰却算不得风尚,说起还是古制的衣物呢。

是了,宋时绕不开的文人,跨不过的朱子。

这朱子有套衣裳,名曰朱子深衣,这深衣乃战国先秦汉时服饰,此乃朱子老先生费力所作,每一部分均有其道理。

例如说,这袖子为垂胡袖,那后世电视三国里巧文没少见此般衣式,衣服上半身四个部分缝合而成,代表一时四季,下身则十二布片,表示一年十二月。

朱子深衣整体仍为对襟,但穿时仍穿成交领,全身服白,只有衣领,袖口,下摆缝上黑色缘边,穿上后,腰间以腰带束上。

这套服饰朱子先生严格照应中国传统,有如此权威老先生在前,若是有人对她这变了样的衣式大声喝骂,她便直接将这衣裳甩了上去,再给以笑脸。

无可,芝麻粒的市场也是需求,她向来尊重,等夺得了此番人之心,日后,更出格的衣裳便无惧了。

虽她现今便没感到多少阻力,此时气韵不同以往,她有底气做这些。

回想薛枝口里谈及不多的夫子,她觉那人是好相处的,巧文不觉朱子深衣为他准备。

宋时衣服清雅,巧文也无精力再去做印染之事,两人印版均已出卖,绣娘也不在身边,何不就了这衣式,就取素色,备同色素纱做褙子用,不知薛枝手巧不巧,那硬质方巾可由竹子编造,再罩黑纱涂黑漆制成,步步手工,能不能跟上她的趟。

如今手里五贯不到,巧文想准备多色衣式可资金也不足,问五娘借薛枝也拦住了,“我那夫子没什么特别喜爱之色,凡好看都可。”

“若定要一色,便做一身浅绿罢,他看了极喜。”

“巧娘?”

门外三声叩响,她在床上转头。

“可起了?今日便去布坊了。”

“马上。”

“好。”

巧文起了,今日要赶个早,两人要好好逛一逛扬州城的布坊,此地丝织业堪比蜀地,那蜀锦尚可买着,那扬锦可仅为贡品,只到宫里用。

此处时间过得飞快,等两人乘上马车时,那边扬州官府却发了件大事,那布坊存之三十匹扬锦不翼而飞。

扬州府,人际匆匆,胥役各个跑紧了步子,生怕遇到火气冲的长官,撞了眼色,此值关键当头,可得提点儿心。

扬州刺史如今乃北地调来,刚任不久,其下别驾,司马均为望臣致仕所制,不参与具体事务,因此这各判司,录事参军事此刻心里打鼓,不知这新长官如何对待此事。

刺史态度不同,他们这反应也会各有不同,不过听说这新长官乃宽宏能干之人。

最起码不会因此事便迁怒了众人。

果真,刺史只留一人,司仓参军事在此,其余人皆听候命散去。

各人退了出来,有几个相好的结伴,一起走着,其中有个年轻的性子热络,胳膊跨过一老头肩膀,“白翁,午时去百花宴?”

那老头将胳膊甩掉,一旁还跟着个中年人,此人却不是品官,为上任刺史举荐留于此地的辟属幕僚,看着也是满目生气,眼睛炯炯有神。

“你呢,岳叔,白翁年龄大了消受不动,你随我去?”

那中年人只笑笑,声音低却清亮,“别消遣你岳叔了,你婶子在家等我。”

“你们这么苦闷干嘛。”那少年知是因为此事,“难道长官还能吃了我们不成?”

那两人一对视,眼里各是无奈。

这少年姓王,为本地望姓,在州府做了个胥役,年纪轻轻的,养出的性子仍散漫天真。

那少年还想说些什么,转身外面一架马车等他,他一看眼睛便亮了,回身拱拱手,笑道,“白翁!岳叔!我先走啦!今日那戏团子就来咱这儿了,公事再忙也千万要看一看啊!”

两人目送少年远去,那白翁眼里盖着一层笑意,不久,浅浅一叹气,对那中年人问道,“你怎么看?”

中年人看看天色,今日有些热了,出来了一趟挤了些汗,“左右李家是逃不脱干系的。”

那老翁点点头,眉色说不上愁苦还是淡然,只习惯了,在那里皱着,“这布坊大多为李家所供,此乃扬州之士均知的事,此番他是逃不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