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躺平了】
【我只是来看电影的,为什么要学物理QAQ】
【主播说啥就是啥吧,脑子已报废】
楚衍看着这些摆烂发言,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好吧,我们换个方式。”
“在经典体系里,我们会用数学描述它的曲率,用量子场论计算它的能级。”
楚衍边说边往杯子里倒水。
“但如果跳出这个框架。”
他突然把杯子倾斜,水洒在桌面上形成奇特的图案。
“也许它根本不是个物体,而是一种认知的投射?”
“这就是跳出框架的力量。”
“当你们不再纠结这违背了什么定律,而是思考这可能是什么时,真正的创新就开始了。”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科幻就是瞎编。”
楚衍擦干桌上的水渍。
“但历史上,无数重大突破都始于'荒谬'的想象。黑洞、虫洞、反物质。”
“这些概念刚提出时都被视为天方夜谭。”
评论区开始出现深度思考。
【所以电影里那个设定,可能是未来的科学?】
【突然理解为什么需要跨界思维了】
就在讨论渐入佳境时,一条弹幕飘过。
【主播,我悟了!就像当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那样?】
楚衍会心一笑。
“正是如此,有时候,突破性的发现需要的不是更精确的测量,而是换个角度看宇宙的勇气。”
楚衍的思维实验进行得很认真。
他引导观众们想象一个被扭曲的时空结构如何影响周围的引力场。
如何产生量子共振,又如何可能成为连接不同时间线的桥梁。
他用简洁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试图让复杂的理论变得易懂。
克莱因瓶被比作一个永远装不满的魔壶。
然而,当他结束讲解。
期待观众们的热烈讨论时。
直播间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
弹幕稀稀拉拉地飘过几条。
【所以这到底刺不刺激啊?】
【感觉好学术,电影真这么拍会不会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