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培堇是陶家捡来的。
八岁那年,家里遭灾,他娘拼上命,才把他送出来。
三岁赋诗,五岁熟读四书五经。
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来极强的天赋。
家里请的先生很是喜欢陶培堇。
时常带着陶培堇参加诗会。
但凡见过他的文人秀才,个个夸他将来能有大出息。
可偏天不遂人愿。
非要给上一遭磨难。
陶培堇翻过身。
越过林炳坤看向窗外。
今夜的月色,多了一份清寂与落寞。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
林炳坤就醒了。
看着身边熟睡的人儿,心里软成一片。
想起昨天陶培堇的话,林炳坤一刻也不敢耽误。
啥事都没有媳妇儿交代的事儿重要。
林炳坤轻手轻脚下床,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生怕吵醒陶培堇。
趁着还没入冬,雪还没下。
他得多备点柴火过冬。
临时搭建的灶台上。
林炳坤熟练的淘米,往锅里添上半锅水。
点着火,又转身洗了一把荠菜,撒进锅里。
烧热的铁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眼看野菜糊糊熬烂了,林炳坤赶紧从灶膛里抽出几根没燃完的木柴。
又仔细留了几根细柴煨着。
等陶培堇醒来,锅里的饭还温热。
盖上锅盖,把大黄和两只小虎崽喂饱。
又把院子打扫一遍,林炳坤背起背篓。
掩上门,大步朝山上走去。
秋霜露重,山路潮湿。
刚踏上熟悉的山路,林炳坤就察觉不对劲。
这条山泉自上而下,一路蜿蜒。
今日这水流竟细的可怜。
连泉道里的石头,都裸露出来。
整条水道近乎干涸。
林炳坤心猛地一沉。
怎么会这样?
往年到了深冬,泉水会进入干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