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111章 李斯求将闾被拒(第3页)

111章 李斯求将闾被拒(第3页)

书房内只剩下细微的敲击声,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丞相,”将闾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本殿理解你的爱子之心。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乃大秦立国之基石,不可动摇。李由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早已触犯国法底线,若法外开恩,何以服众?何以警示后人?”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了几分:“更何况如今大军正在南征瓯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亦是内部必须稳定团结之时。若此时为李由之事再起波澜,动摇朝局影响军心,这个责任丞相担待得起吗?本殿担待得起吗?”

将闾的话如同冰水浇头,让李斯的心彻底凉了下去。

他明白了,将闾根本就没打算放过李由,甚至不打算放过他李斯。

什么国法,什么大局,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说到底,就是容不下他们父子。

李斯脸上的谦卑和恳求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怨毒和愤怒。

他猛地直起身子,脸色铁青,声音也变得尖锐起来:“好,好一个国法!好一个大局!说到底,殿下就是容不下我们父子,非要赶尽杀绝,是也不是?!”

他向前逼近一步,眼神死死地盯着将闾:“扳倒了老夫,架空了老夫的权力,如今连老夫唯一的儿子也不肯放过。殿下你年纪轻轻,手段却如此狠辣,就不怕将来落下骂名吗?就不怕寒了天下臣子之心吗?”

李斯此刻再也顾不上什么体面了,他心中的不甘和对权力的渴望暴露无遗:“老夫为大秦操劳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只是一时被蒙蔽,待他日陛下清醒,未必不会重新启用老夫。殿下今日做得如此之绝,难道就不为自己的将来想想吗?!”

面对李斯的质问甚至隐隐的威胁,将闾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万里江山图》前,背对着李斯。

“丞相,”他的声音从地图前传来,带着一种俯瞰天下的漠然,“本殿所思所想,是如何让我大秦的疆域更加辽阔,国力更加强盛,百姓更加安康。至于个人的荣辱得失,乃至身后的骂名,本殿并不在意。”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斯身上,带着一丝怜悯,更多的却是冷漠:“丞相与其在这里与本殿争论,不如回去好好想想。李氏一族除了令郎,可还有其他能为大秦效力的子弟?若有,本殿不吝举荐。若无……”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李氏的未来,不在于保住那个罪无可赦的李由,而在于能否有新的、有用的人才涌现出来。

李斯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看着将闾那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庞,看着他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平静,终于明白自己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在这个年轻的对手面前,自己所有的权谋、所有的经验、甚至所有的威胁,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丞相,请回吧。”将闾再次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逐客令,“那两件礼物也一并带走,监国府不缺这些。”

李斯嘴唇哆嗦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深深地看了将闾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怨恨,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

然后他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般,踉跄着转过身,失魂落魄地走出了书房。

看着李斯那佝偻而颓败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将闾轻轻叹了口气。

并非他心狠,而是大秦这艘巨轮要破浪前行,就必须清除内部的蛀虫和隐患。

李斯父子就是那最危险的礁石,不彻底搬开,他将寝食难安。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落在那片标注着“瓯越”的土地上。

南方的战事,应该快有消息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