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此时才堪堪过八点,苏鸣已经在山脚下发现有人登上了山腰的位置。
不过,这些人也基本上是来砍柴的,都没有苏鸣那么好的闲情。
农家少闲月,古语有之,普天之下农民是最辛苦的职业。
苏鸣虽然随着父辈早早地迁入城市,但也没有忘记小时候的艰难日子,那时候作为农民是需要交公粮的,这项政策差不多一直到了06年左右才取消。
而此时上山的人,大多数是为了柴火而来,这年代的蜂窝煤5毛一个,南方家庭是不需要考虑取暖费用,但每个月光是烧水做饭也得用70块煤左右,差不多就是35元。
35元在02年也是笔不小的支出,毕竟这年代海城的普通三口之家,一天的伙食费就要在十几块左右,这烧煤的费用已经可以顶得上几天的饭钱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已经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苏鸣,你小心滑,我扶着你吧。”
戴轻衣知道他很少爬山,生怕他滑倒,所以一直在旁边照顾着。
“我没事,你去看着奶奶。”
苏鸣说完,就看见她奶奶正健步如飞,没几下就跑在了两人前头。
“额……小呆,你奶奶腿脚这么利索?”
“哦哦,嬢嬢年轻时候参军过,所以体质一直很好,就是遇到下雨天,腿就不太利索,平常很厉害的。”
难怪之前苏鸣看她老是能解锁被动——百分百拆地雷,原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朵军中之花。
老人家这么有斗志,那他们年轻一辈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苏鸣稍微休整了一下,随后跟着快速上山。
得亏这山的坡不陡,所以不算太费力,大概20多分钟就到达了山腰位置。
这里就是捡拾柴火的地方,海城地区最多见的柴火就是松树,落下的枯枝只要一点火苗就可噼里做响。
“苏鸣,你走走看看,我去捡。”
“没事,我也正好劳动劳动。”苏鸣想着帮她早点干完,也可以解放她的时间陪自己苏逛逛。
夏季的太阳毒辣,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直接大汗淋漓,可比花钱去什么桑拿馆要来得划算。
再一看她们祖孙两人,各自头上包了一条白头巾,正干得力尽不知夏日长。
只不过,这白头巾的意义有所不同。
她奶奶日常也是这个装扮,这更多是在坚持一种传统,据说是川渝地区的人为了纪念当时诸葛丞相逝去,感其功德,自愿为其披麻戴孝。
而戴轻衣戴着头巾,则更多是考虑实际,因为一旦开始流汗,头发会容易粘到眼睛上影响视线,所以这样包着干活能更轻松。
苏鸣看到她们这么卖力,也是有些羞愧,不由得想再多做一些,而戴轻衣这时候走了过来,从背篓里取出了一个水瓶。
“苏鸣,水,干净的。”
“啊?不用啊,待会,我又不累。”
“你喝嘛,我知道你累了,刚刚都看你在那里捶腰,我给你捏捏。”
不等苏鸣说话拒绝,戴轻衣已经主动给他耸耸肩膀。
“小呆,你一边干活还一边注意我的动向?你怎么老为别人考虑?”
“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呀,嬢嬢说了,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的。”
她心里一直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苏鸣也不必操心,与人为善,好过四方树敌,就是有时候老怕她太过善良,被人利用了。
“苏鸣,晚上回去,我给你烤点松子吃。”
“松子?这东西很贵哦,你别买了。”在苏鸣的印象中,从某个零食品牌开始崛起后,年货品类里糖果的品类就开始减少,转而坚果的比重就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