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有些质疑地说:“把风扇安在外面挺浪费的吧,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主要靠它,这样里屋能吹到风吗?”
林祯回答得很肯定:“绝对可以。
晚上的时候只要把布帘子卷起来就好,这样两个房间都能享受清风了。”
娄晓娥在旁边解释:“叁大爷其实装在外屋更方便一些,万一来了客人也有风可以扇;夏天吃饭的时候同样也能用上呢。”
不过阎埠贵还有自己的担心:“只是冬天不就得更冷了吗?”
娄晓娥回道:“那还不简单么!冬季谁愿意开着让它吹凉风啊!”
“这样太浪费了吧,也就夏季用得上?难怪没人推广开来呢。”
听到这句,林祯调侃道:“嘿,叁大爷您这么看的话,建火炕不也浪费么?不就冬天的时候才用吗?夏天也没瞧见您烧火炕啊。”
傻柱插话笑了起来:“如果叁大爷到了夏天非得生火炕,那么原因大概就是他发疟疾高烧呗!”
大伙都被逗乐了一齐大笑起来……
第二天刚好是周日,轧钢厂组织的运动会可能还需要进行大半天的时间。
村子里大部分人前去观看运动会了。
可林祯一家并没有前往现场观摩。
清晨吃过早点以后,孙安堂携带着他的父亲以及爷爷来到林家四合院。
孙安堂此行正式登门拜访求师了。
林祯请三人入座后,孙安堂依礼向师父师娘跪拜献茶,完成礼节性的见面礼。
接下来林祯给予徒弟一些加入师门需要注意的话语,并且由孙父呈递拜师红包礼品作为礼金,算是履行完整的礼仪规矩程序。
至此,孙安堂便名正言顺地成为林祯武学技艺下的亲传弟子。
随后娄晓娥摆上当季的水果糕点与泡好的茶叶款待宾客。
孙氏之父约莫五旬年纪,性格平实谦逊,在保温瓶厂谋得一个职务。
身怀武术绝技,除了附近熟悉的邻居,外人很难了解他会这一身功夫的事实。
孙家爷爷已将近八旬高龄仍神采奕奕。
通过谈话了解到,他年轻时期经历过不少战役,在清朝末年间抵抗外国人侵略,随后亦与日本人交手厮杀。
然而家族一直秉承“居功而不恃,低调为荣”
的训诫信条,从不会主动谈及以往战绩荣耀之事。
久而久之周围居民也就渐渐遗忘了他的过往经历。
对这样的家庭背景故事,林祯表示由衷的钦佩之意,“长辈虽功名显赫但从不追逐功名利禄,果然是配得起‘侠义’二字称号之人。”
孙氏祖父谦让一笑应和:“呵~贤侄莫要夸张夸赞,吾乃寻常百姓一介粗陋之人罢了。”
转而又好奇询问,“听闻劣徒提及,贤侄武艺非凡,却不知拜何人为师学艺来的?”
情境使然,若继续搪塞自己摸索成才是不太恰当之举显得些许
林祯的这套话,贴合了当下大多数人的传统看法。
孙祖脸上浮现出羡慕的表情,点头说道:“自然门杜大侠的师父,同样是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个头不高,人称余矮师。
董先师也因在江皖深山偶遇一位道士而习得八卦掌。
贤侄既然得到了高手的私传,足可开创自己的门派。”
林祯摆摆手,笑着回答:“我怎么敢与开宗立派的大师相比呢?再说了,如今早已不是创立门派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