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接过军报呈给皇上。
皇上迅速展开阅览,片刻之后,脸上阴霾尽扫,转而露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哈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南疆张副将送来捷报,慧大人率领一众英勇无畏的将士们成功守住了云来县,并一举夺回了沦陷的荒城!”
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紧张凝重的朝堂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大臣们纷纷拱手向皇上贺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慧大人真乃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啊!”
“是啊,慧大人不仅医术高明,能够治理疫病,如今更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亲自领兵上阵杀敌,实在是令人钦佩至极!”
一时间,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柳烈焰,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一片欢腾喜悦之中。
“嗯呢!果然朕没有选错人!朕要好好重赏!该赏些什么好呢?”龙颜大悦。
“陛下,您看那慧大人,真真是女子之楷模、典范呐!据臣下所知,慧大人不仅正值青春韶华,且其才情出众、品德高尚。如此佳人,若能封为公主,必可为我大启国树立起一个光辉璀璨的榜样形象啊!”
姚丞相言辞恳切地向皇帝进言,并趁机提出了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建议。
然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姚东华却面色一紧,急忙开口制止道:“万万不可啊,陛下!虽说慧大人刚刚立下功勋,理应得到封赏,但切不可赐予过于丰厚的赏赐。毕竟过犹不及,若是一开始就给予过高的奖赏,恐怕会令其心生骄纵之气,从而不思进取。依微臣之见,应当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嘉奖和激励,如此一来,既能让慧大人感受到陛下的恩宠与重视,又能够激发她继续为我大启国立功建业的决心和动力。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说到再建功,这眼前正需要慧大人为国效力的时刻,她若能挺身而出,前往和亲,那可真是为陛下解了燃眉之急啊!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避免一场残酷的战争,更是能为我大启千千万万的百姓谋取福祉呢!”
姚丞相慷慨激昂地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景象。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姚东华心中却是一阵焦急,他深知自己的父亲姚丞相此番言论背后的真正意图。
想要将柳烈焰推出去和亲!
于是,他连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陛下,微臣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这论功行赏,作为臣子的我们自然是深感荣恩,但这和亲一事毕竟非同小可,它关乎着一个女子的终身幸福。所以,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先询问一下慧大人本人的意见,看看她是否已有婚配或者心仪之人。若是强行逼迫她去和亲,岂不是有违人情常理?这样的话,原本的赏赐恐怕就会变成一种惩罚了呀。”
听到儿子这番话,姚振南不禁皱起眉头,斥责道:“姚督军,你这话说得未免有些不妥吧?什么叫做由赏变罚?这可是陛下赐予的恩赐,赏也是赏,罚也是赏!”
然而,姚东华并没有被父亲的话语吓住,他仍然坚持己见,继续向皇帝进言道:“陛下,请您三思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帝终于开口说话了:“好了,各位爱卿所言皆不无道理。关于和亲这件事情,暂且先搁置下来。传朕旨意,即刻宣慧大人进宫,朕要当面与她商谈此事。退朝!”
说罢,皇帝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朝堂。
随着皇帝的离去,众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高呼:“退朝~~”
随后,大家也都陆续散去,只留下姚东华一人站在原地,忧心忡忡地望着皇帝远去的背影。
是夜,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落在庭院之中。
姚东华独自一人静坐在书房里,微弱的烛光轻轻摇曳,映照出他沉思的面庞。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紧接着一个恭敬的声音响起:“少爷,老爷有请。”
姚东华微微一怔,随即缓缓放下手中的兵书,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父亲所在的明德苑走去。
不多时,他来到了明德苑门口,深吸一口气后轻声说道:“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