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部清洗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就启程前往西伯利亚。
飞行途中,我坐在机舱靠窗的位置,看着下方变幻的云层。距离"观察者"计划的最终期限只剩下五天,时间紧迫,但我们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林西,"安娜在我身旁坐下,递给我一杯热茶,"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们的行动计划,"我接过茶杯,感受着温暖从指尖蔓延,"我们知道北极星设施的位置,知道如何进入,也知道如何处理量子共振器。但是。。。"
"但是我们的人数太少,"安娜接上我的话,"即使是精锐小队,面对整个设施的防御系统和'观察者'的力量,成功率也很低。"
我点点头。我们的小队只有十二人:我、安娜、陈墨、马克、艾琳和她的两名队员,以及五名组织派出的高级能力者。虽然每个人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虹膜能力的检查,确保没有被"观察者"控制,但面对未知的危险,这个数量显然不够。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可能性,"我放低声音,尽管机舱里只有我们的人,"记得月光广场的群体意识连接吗?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大规模、更稳定的集体意识网络,也许可以增强我们的力量和协调能力。"
安娜的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精神连接,而是一种真正的脑波同调?让每个人的能力和意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没错,"我说,"在月光广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一点。但那时的连接是临时的,不够稳定。如果我们能够在正式行动前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网络,也许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这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环境,"安娜思考着,"普通的场所可能无法支持这种高级的意识连接。"
"我知道一个地方,"陈墨走过来,显然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在西伯利亚基地附近有一个秘密的意识链接中心,最初是为了研究集体意识而建立的。那里有最先进的脑波同调设备。"
"你确定那个地方安全吗?"我问道,"不会被'观察者'控制?"
"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那个中心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陈墨回答,"而且它的位置非常隐蔽,即使是组织内部,知道它存在的人也不多。"
我们决定先前往这个意识链接中心,尝试建立集体意识网络,然后再制定最终的行动计划。
十六小时后,我们的飞机降落在西伯利亚的一个隐蔽机场。外面的温度低得惊人,呼出的气息立刻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雾。我们迅速换上了防寒装备,然后乘坐雪地车前往意识链接中心。
旅程持续了近三小时,穿过茫茫雪原和密林。最终,我们来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山坡前。陈墨操作了一个隐藏的控制面板,山坡上的雪层突然开始移动,露出了一个金属门。
"欢迎来到意识链接中心,"陈墨说,"这里是研究集体意识的最前沿。"
我们进入了一个长长的通道,两侧是光滑的金属墙壁,上面嵌入了微微发光的线条,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通道尽头是一扇巨大的圆形门,门上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一个由无数细线组成的网状结构,中心是一个眼睛的形状。
"这是什么?"我指着那个符号问道。
"古老的意识符号,"陈墨解释,"代表着'万物互联'的概念。据说这个符号本身就具有增强精神连接的效果。"
门缓缓打开,我们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大厅中央是一个圆形平台,周围环绕着十二个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复杂的头部装置和控制面板。大厅的穹顶上投射着一个巨大的全息星图,显示着无数闪烁的光点,就像是一个微缩的宇宙。
"这就是意识链接中心的核心,"陈墨说,"这里的设备可以捕捉、放大和同步脑波,实现前所未有的精神连接。"
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的老者从侧门走了出来,向我们鞠躬。"欢迎各位,我是这个中心的守护者,你们可以叫我伊万。陈墨已经告诉我你们的来意,我很乐意提供帮助。"
伊万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设施,详细解释了脑波同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据他介绍,这个中心建立于二十年前,最初是为了研究人类意识的本质和潜能。多年来,他们进行了无数实验,但从未实现真正的集体意识网络——最多只能连接三到四个人的意识,而且持续时间很短。
"但你们不同,"伊万看着我说,"特别是你,林西。你的虹膜能力是连接意识的关键。理论上,你可以作为一个'意识枢纽',将所有人的精神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络。"
"我们需要什么准备?"我问道。
"首先,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基础的脑波训练,学习如何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精神频率。然后,我们需要测试每个人的意识同步率,找出最佳的连接顺序和方式。最后,我们将进行正式的连接尝试。"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我们按照伊万的指导进行了密集的训练。每个人都戴上了特殊的脑波监测装置,学习如何通过呼吸和冥想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同时,伊万和他的助手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分析每个人的脑波模式和意识特征。
训练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其他人的精神状态变得越来越敏感。即使没有刻意使用虹膜能力,我也能感受到周围人的情绪波动和思想碎片。这种感知能力似乎在不断增强,就像是我的意识正在自然地向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