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 第四十九章 筹备逮鹰用具(第1页)

第四十九章 筹备逮鹰用具(第1页)

这个建议好像有点靠谱。

李家也是村里的老户,那可是真正有底蕴的坐地炮,只不过人丁不旺,没有黄家跟杨家在村里那么大的户门而已。

而且,李承田手里有钱,他爹很早之前就在镇上当会计一当就是几十年,李家日子过得一直远超普通村民。

虽然老爷子以前的人脉死的死退的退,没有保存下多少,但李承田如果豁上脸皮张一次嘴的话,也能找到人帮忙办这个事儿。

李承田又夹了一筷子咸鸭蛋抿到嘴里:“马书记的儿子在镇上市场管理科呢,不行我抽空去一趟,大不了花点钱!”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文东就跟大春儿集合。

睡了一觉的大春,状态比昨天强了不少。

文东问道:“昨晚上我走了,我叔跟婶子,又骂你了吗?”

大春儿摇摇头:“没有!我爸还说等镇上大集的,让我妈去割猪肝,把眼睛的毛病吃好!”

“那就行!改天再去黑市买点粮食跟肉带回去,买两份,给你哥家亲自送一份过去!”

“嗯呢,我听你的!”

“走吧,先去水泡子带着鱼!”

很快,哥俩架着鹰直奔村头水泡子。

文东将拴着的几条活鱼挨个用弓鱼术栓好,放在蛇皮袋子里让大春儿背着,随后哥俩就去了后山山脚下的草甸子。

今天的鹌鹑,比昨天又少了许多。

大早上的天刚亮,湿了羽毛的鹌鹑好逮是好逮,但是密度低了之后,不像前几天那么容易赶出来了。

大春儿跟文东哥俩一人手里一根棍儿,有时候走出百十米,都撵不出一只过夜的鹌鹑来。

从早上天刚亮忙活到八点多,也只逮了十五只鹌鹑,收获锐减。

哥俩加快搜索赶杖的速度,一直忙活到十一点半左右,好歹的又撵了六只出来。

驱赶搜索的范围翻了两倍不止,收获却寥寥无几。

文东跟大春一合计,拉倒吧,不几把逮了。

打定主意,哥俩用随身水壶湿润了下伟得罗里的鲜鱼鱼鳃,随后也没歇脚吃饭,一边赶路去镇上,一边在路上吃随身带的干粮。

二十一只鹌鹑,文东收了六块钱。还有五条个头板正的活鱼,卖了八块五。

这么一勾兑下来,收入也还不错。

鹌鹑分红给大春儿一块五,活鱼给大春儿四块两毛五,今天这一趟的收入,大春就分了五块七毛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