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外婆拉着板儿,看着周瑞家的后背和双腿儿往里走,转过两道弯子,周瑞家的把她和板儿引进了一间小客厅,叫她俩坐下。
又是一阵枯等。板儿早已饿得肚子里咕咕叫了。但没有办法,外婆拉着板儿,不让他出去乱跑,当然也不让他去找吃的。
板儿感觉又等了好一阵,周瑞家的才走过来,领着姥姥和板儿继续往里走。上正房台阶的时候,板儿脚下绊了一下,差点儿磕下来。进入正房后,姥姥一眼看见了遍身绫罗、插金戴银、面若桃花的一个大姑娘,以为是凤姐,正笑着准备称呼“奶奶”的时候,周瑞家的忙介绍说:“这个是平姑娘。”
刘姥姥立马收敛了笑容,想:“原来不过是穿戴得好的一个丫头。”但是,她并没有把轻视丫头的意思说出来。
……周瑞家的叫刘姥姥和板儿就炕上坐了,她自己和平儿在对面的炕沿上坐下。两个小丫头很快端过茶来。板儿见碗里仍然是茶,就对外婆说:“怎么总是倒水来喝的呀?——我肚子饿得没得命了。”外婆用膀弯子戳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说话。这边的周瑞家的和平儿也听出了板儿话的意思,但没有搭理他。一来因为她们本来就有点恶嫌穷酸的姥姥带着小孩过来,二也是因为她们也没有权力提前开饭或到厨房里弄点吃的过来先解孩子的饥饿。
静默了一会儿。堂屋中柱子上的一阵闹钟声响,又使姥姥感到怪异和惊怖了一阵。板儿感到奇怪极了,但也觉得未必像大野兽那般可能伤人,于是很想走过去仔细瞧瞧,但外婆拉着他不让他去,一是因为她不允许板儿胡乱走动,也有生怕板儿弄坏了东西或受到什么伤害。……板儿就这样又继续苦等,苦等。
忽然听到远远的传来了笑声,姥姥和板儿向那边瞟去,只见有十几个女的,陆陆续续的进入堂屋,望那一边的屋子里去了。接着便看见三个妇人,都捧着一个大红油漆盒子进来,站着,静静的等候着。听到那边有人说道“摆饭”。约略过了一会儿,那十几个女的才渐渐的走散出去。不过,仍然有三四个人站在附近仍然没有动。然后,天下好像又归于一片宁静了。
又苦等了好一会儿,忽然看见两个小厮抬了一张炕桌过来,——桌面始终大致上保持水平状态——放在了这边炕上。桌面上原本摆放了几只碗和几个盘子,都是满满的鱼、肉,只是上面约略动了一点点儿。板儿急了,身心一冲动,口水差点儿流下来。但他将口水咽了下去。他立即伸手过去想抓肉吃。姥姥知道这些鱼肉原本不是准备给她和板儿吃的,于是连忙拉回了板儿伸出去的胳膊。还好,她制止住了板儿,板儿没有抓到肉,很是心有不甘,又想伸手过去,姥姥急了,打了他一巴掌。板儿又急又气又羞,红了脸,赌气似的紧闭着嘟起嘴巴,双眼似微微的含着泪。
又静静的等待了一会儿。姥姥忽然望见周瑞家的笑嘻嘻的走过来站在门口,向她招手,姥姥会意了,连忙拉着板儿下炕向堂屋走,接着周瑞家的又在姥姥耳边嘀咕了两句什么。姥姥拉着板儿走到了屋子的角落处,心中有些虚空且惴惴不安的站着,只得游移着眼光朝旁边看看。她看见门外铜钩上悬挂着大红的洒花软帘子,南边窗口的下面是一张炕,炕上平铺着大红条子的毯子,靠东边的板壁立着一个锦缎的靠背和一个引枕,平铺着的是一个金线闪闪的大坐褥,旁边摆放着一个银色的唾盒。一个穿着桃红撒花袄的大姑娘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小铜火箸儿轻轻的拨着手炉里的灰。抿着嘴,似蕴藏着无限的美丽和智慧。平儿捧着一个小小的彩色的茶盘,站在她的旁边。大姑娘轻轻的拨弄着手炉里的灰,慢慢的道:“怎么还不进来?”
这时,周瑞家的带着姥姥和板儿已经靠前来了。姥姥已经知道了这大姑娘模样的就是凤姐儿,连忙下跪在地上连续的拜了几拜,简直像是拜菩萨或皇上了。姥姥一边拜,一边嘴里不停地喊:“请姑奶奶安!请姑奶奶安!”
凤姐似乎欠起了身子,连忙对周瑞家的道:“周姐姐,搀着她,不要拜了吧。我年青,原本又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辈分,所以不敢称呼。”
周瑞家的忙回答道:“这就是我刚才回的那个姥姥了。”凤姐点点头,示意刘姥姥在炕沿上坐下。而板儿完全不懂得外婆何以对眼前这个大姑娘似的人如此的连续下拜。
板儿躲在外婆的背后,头已经饿得有些晕晕乎乎的,刚才想抓肉吃时又被外婆打了一巴掌,仍然在感到憋屈和伤心。外婆拉他上前向凤姐作揖,他死活不肯,好像已经透出了他未来性格的倔强。
凤姐笑道:“算啦算啦。亲戚们之间多年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恶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些小人歪心眼儿,还以为我们眼角高,看不着人似的。”
刘姥姥连忙道:“阿弥陀佛!姑奶奶哪里话,您不知道我们家境有多艰难,走不起啊。今儿硬着头皮来到这里,虽然没有被姑奶奶打嘴,但就是管家爷们见着,我们像个什么样子……”
凤姐笑着说:“这话说着多没趣味儿啊。这儿不过托赖着祖父辈的虚名,做了个清穷的官儿罢了。谁家比谁家又如何呢?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俗话说得好,皇帝家也有草鞋亲戚呢,何况你我?”凤姐这话一说完,马上又转向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
周瑞家的忙躬身道:“等奶奶的示下呢。”
凤姐儿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在那儿,就罢,要是闲在那儿,就回了,看太太怎么说。”周瑞家的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这边凤姐儿叫人抓了果子来给板儿吃。虽然抓来的不是肉,但板儿因为肚子太饿了,也不再向先前那么生气,拿起果子来就啃,只一口,牙齿就碰着了里面的核儿,只差没有把果子核儿吞下去。
忽然,进来了十几个管家的媳妇儿来回凤姐话。凤姐用眼光一扫她们,道:“我这里正陪客呢,晚上来回吧。要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就让平儿带进来现办吧。”于是平儿把十几个媳妇儿带了出去。
平儿出去后,这边凤姐儿又问了姥姥“板儿有没有识几个字,会不会算一点儿账,会不会在田里帮着忙点儿什么,或打打猪草、羊草”之类的闲话。一会儿,平儿进来道:“我问了她们了,都没什么要紧的事,我叫她们散了。”凤姐儿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接着周瑞家的又进来“回报工作情况”,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儿,二奶奶陪着也是一样的。多谢费心想着我们。要就是来看看逛逛的,便罢,要是有什么要说要办的,只管告诉二奶奶便是了。’”
姥姥略显得有些尴尬,道:“也没什么紧要说的,只是来看看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之间的缘分。……”
周瑞家的连忙道:“要是有什么话,只管回二奶奶,跟太太是一样的。”她一边说,一边向姥姥传递着眼色,示意她“有话快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