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之中难以掩盖激动。
“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叶子良眉眼下压,他刚才说什么来着,他的丰功伟绩。
那不过是昨日之事,不必记怀。
叶子良本不想多说,那些都是他的过往。
虽被大多数人津津乐道,可是他却从来不以此为荣。
他的能力远超于此。
日后还能再创出一番丰功伟绩。
只见陈宫站在牢门外说:“曾经运城这里,来过一位说书人。”
“他说当朝叶相,虽手无缚鸡之力,却敢带几人闯入北匈将军的营帐。
“在那里舌战群儒,最后居然让北匈的大将军自刎而亡。”
“不过他也确实心狠手辣,取下那将军的首级,凯旋归京。”
越说越兴奋,陈宫激动的身子都在抖。
“我以为那不过是说书人编造的,难道这都是真的?”
叶子良做过的事多如牛毛,三天三夜写都写不完。
但是陈宫提到的这件事情,他心中还是多少有点印象。
但没有舌战群儒那么厉害,只是他将那次战役的利与弊,跟那位将军说了个明明白白。
当时北匈实力,虽然是番邦小国里最强悍的那一个。
但他们是全民皆兵,对抗大莽,仍然是以卵击石。
若执意如此,最后北匈就会变成一片荒地,再无后人可继承。
届时大莽就可以长驱直入,扩大疆土。
虽然劳民伤财,但尤可为。
若是他们此时听停战,北匈眼前的繁荣仍能存续。
尤其是将军的妻儿,父母兄妹都尚在人世。
若战争一旦开始没有一个能够幸免于难。
将军百战死,壮士何时归。
战争,是国家安定的必然。
但有的时候可以选择别的方法,免于战乱,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那就要看双方究竟谁能够想得通?
很显然在叶子良的劝说下,当时北匈大将军愿意用自刎换来停战。
以他的死,来让世人明白一个道理,战争不会让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