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宁氏这两日忙着给她准备,有些话温知瑶没机会说。就比如,她还想吃一顿烤肉,就她们母女。还有,她觉得蘸料方子也能卖,更甚者,她们也能开间小铺子。
若有银子,就不用指望月钱和温良玉私下贴不了。
别人能开点心铺子,那她和宁氏为何不能开个烤肉铺子,都是卖吃食的。
这个多新奇还好吃,而且蘸料的秘方不怕别人模仿。温知瑶还觉得,温家和赵家合伙,虽然只贡献了两张方子,那也算沾点关系,这样一来,在京城开间铺子,就不怕什么了。
若是之前温知瑶还会犹豫,可刚卖了花样子,得了五十两银子,花样子她以后还能画,万事俱备,连东风都有了。
温知瑶打算,若宁氏不同意,就使劲磨一磨,直到宁氏答应开铺子去。到时候就能出去吃烤肉,也省着弄得屋里全是烟。
不过宁氏现在是没这心思,她忙着准备温知瑶赴宴的东西,穿一身衣裳,再带一身,省着弄脏了没法换洗。
宁氏忍不住嘱咐了好多句,“见人要懂礼,跟紧大娘子,可别乱跑。若有谁家丫鬟让你去这儿去那儿,都不要听,只听大娘子的话。”
按理说去侯府规矩森严,不会出什么事,但宁氏依旧不放心。她没法跟着去,只能多嘱咐几遍。
温知瑶点了点头好让宁氏放心,她都打算好了,到了侯府不跟人说话,就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吃点心。
既然侯府办宴会,那别的不说点心肯定管够,就是不知道和别处点心有何不同,想来宴会的更好吃些,说不准侯府还有专门管做点心的厨娘呢。
“娘,你就放心吧,等明儿中午我就回来了,很快的,你在家里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必担心我。”温知瑶对宁氏笑笑,“别担心我啦。”
*
二十六这日,温知瑶安抚好宁氏,又拍了拍一脸担忧前来送行温知雅的手,跟着宁氏登上了马车。
二人去赴宴,各自带了换洗的衣裳,徐氏这是第二回出门,没第一回那么紧张。不过虽然温良玉说了去了不用做什么就回来,但她还是打听了打听关于忠勇侯府的事,怕温知瑶犯了忌讳,还跟她说了几句。
忠勇侯府是百年世家,如今的侯爷是武将出身,更延续一族荣耀。听人说当年与先夫人也是郎才女貌,传出一段佳话。只不过造化弄人,先夫人体弱,三年前病逝,到如今孝期刚满三年。
忠勇侯受诟病,一是因为刚过孝期就续娶,二便是因为儿子还没接回来,只顾自己。
其实越朝也没有律法规定夫人死后要为她守身百年,可怎么也得装装样子,这连演都不演,连儿子都抛之脑后了。
徐氏道:“这也是可怜。”
如今办这么个宴会,反而像做戏。
温知瑶不禁问道:“母亲,忠勇侯的先夫人是哪家的?”
母亲不在了,可外祖还在,至于这么受欺负吗。
徐氏:“是康宁伯府,只不过康宁伯府式微。”
温知瑶明白了,那小公子是外孙,让一个孩子守孝、刚过孝期续娶只能算做不义,又不违反越朝律法,康宁伯府也帮不上什么忙。
那是真的很可怜了,娘不在,爹不疼,终于从老家回来,还得给人作秀,外祖家又没有人给撑腰,命真的是很苦了。
徐氏也觉得这孩子命苦。只不过她一个外人,就算知道他命苦又如何呢?也帮不上忙。
温知瑶觉得这宴会不好,本来就不想来,这会儿更恨不得掉头就走。但就像忠勇侯府的公子有不如意,她也有。
她爹官职比不上他爹,所以这宴会,必须得去。
马车很快到了忠勇侯府,温知瑶跟随徐氏下马车。
百年世家,福泽深厚,温知瑶一下车,就被这古朴庄雅的宅子震了一瞬。
门口两个巨大的石狮子,口中衔珠,门匾“忠勇侯府”四个大字,看着分外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