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震后
在田嬛恩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于新杰恢复得很快。他本就平常坚持锻炼,身体素质良好,又正值年轻力壮之时,恢复能力自然出众。或许,爱情的力量也在悄然间发挥着奇妙作用,让他迅速找回往日的活力。
看着于新杰日渐康复,左贝灿心里满是欢喜。可她却常常不由自主地来到司徒天羽那里,一待就是许久,时而默默落泪,时而呆呆出神。
“别再难过啦,你这样小杰看了得多心疼。你现在可是于家的主心骨,整个家族都指着你撑着呢!”司徒天羽满脸关切,边说着边递上纸巾,轻轻拭去左贝灿眼角的泪花。
“浩轩会原谅我吗?”左贝灿声音微弱,带着几分颤抖,话语里满是纠结与担忧。
“我和浩轩可是过命的交情,他的心思我再清楚不过。他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你们娘俩,只要你们能过得幸福快乐,他肯定打心底里高兴、认可。”司徒天羽拍着胸脯,语气十分笃定。
“我就怕小杰知道了真相,他那么崇拜他爸爸,从小就把浩轩当作心中的榜样。自从那次车祸后,小杰心里一直有个结,始终没能解开。要是他知道了这件事,我真不敢想……”刚止住的泪水,此刻又顺着左贝灿的脸颊簌簌落下。
“说不定小杰没你想的那么固执呢?或许他能理解、接受,愿意放下过去。你呀,别总自己吓自己,很多困难都是你想象出来的。”司徒天羽走到左贝灿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让她宽心。
左贝灿陷入了沉思,目光透过司徒天羽办公室的窗户,投向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上,行人如织,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脚步急促,几乎没有人愿意停下匆忙的步伐。他们或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或是为了守护心爱的人努力打拼,哪怕要付出一切代价,也毫无怨言。
“也许,真像天羽说的那样,是我顾虑太多了。希望一切都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吧。”左贝灿低声喃喃自语,随后缓缓转身,带着一丝释然离开了。
在于新杰恢复的这段日子里,田嬛恩也逐渐调养好了身体,重新变回那个青春靓丽、明艳动人的少女。于新杰醒来第三天,左同鑫、苏美彤和顾善琪便按照他的嘱托,奔赴各自的岗位,投身到紧张的灾难救援后续工作中。第四天,公司事务堆积如山,左贝灿实在分身乏术,只好郑重地拜托司徒天羽照顾于新杰,之后便匆忙赶回公司处理事务。而其他前来探望的人,在他醒来的第二天,也都各自散去,回归自己的生活,继续为各自的使命忙碌。
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于新杰和田嬛恩各项身体指标均已达标,司徒天羽这才放心地让他们办理出院手续。刚一出院,两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横川。
一路上,地震后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曾经繁华的城镇与宁静的乡村,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破碎的砖瓦散落一地。原本平坦的土地变得坑坑洼洼,裂痕纵横交错,仿佛大地被撕开了无数伤口。往日郁郁葱葱的青山,因山体塌方面目全非,山体变得松散脆弱,石块、土块不时滚落,仿佛随时都可能再次崩塌。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路面上随处可见宽窄不一的缝隙,以及从山上掉落的大小岩石,行车之路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幸运的是,司机小夏经验丰富,他曾在部队汽车团服役多年,驾车技术精湛娴熟。在狭窄险峻的山路上,每到转弯处,小夏都会提前按下喇叭,发出警示。可即便如此,田嬛恩还是忍不住担心,生怕喇叭声引发共振,导致山体再次塌方,她不时轻声提醒小夏轻点按喇叭。
当车辆驶入一条隧道时,里面一片漆黑,所有路灯都因地震断电熄灭。小夏打开车灯,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刚走了不到30米,突然,“哗”的一声巨响,一道水帘从隧道顶部倾泻而下,众人被吓得惊呼声连连。抬头望去,只见隧道上方有一段已经开始渗水,情况十分危急。好不容易驶出这条不到一公里的隧道,没走多远,车辆又被前方的状况拦住了去路。小夏赶忙下车上前询问,回来后无奈地告诉大家:“前面的路被泥石流掩埋了,政府正在全力疏通。现在临时开辟了一条小路,咱们得从那儿绕过去。”
于是,车子拐下公路,驶上那条临时小路。这是一条土路,路基松软,车辆行驶在上面摇摇晃晃,没开多远,小夏便无奈地让大家下车步行一段,减轻车身重量,以免磨损底盘,导致汽车抛锚在路上。就这样,众人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艰难前行,一路磕磕绊绊,终于抵达了横川。
见到老杨时,他的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许多,至少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老友重逢,老杨和于新杰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回忆往昔。短暂叙旧后,老杨便准备出发,他今天要和部队的人去查看各村受灾情况,于新杰和田嬛恩毫不犹豫地决定一同前往。
他们首先来到了南村,这个村子地处偏远,是全镇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村经济相对落后,房屋建造质量不高,地震来袭时,90%的房屋瞬间倒塌,一片废墟惨不忍睹。车辆在艰难行驶中,只见道路的路基因挤压变形,隆起成了小山丘,后面的路也随之抬高。不远处,一座长约100多米、高7米多的土山横亘在眼前,原本平整的道路被完全掩埋。
据附近村民讲述,离这儿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的地方,翻过河便是风景秀美的对岸。可地震那天,对岸的山剧烈摇晃,半边山体直接“飞”进河道,砸毁了好几家农户,还掩埋了道路,形成了如今这座新的小山。直到现在,仍有至少4人被埋在山下,其他被挖出来的村民都已不幸遇难。曾经的山川美景,在地震的肆虐下,瞬间变得面目全非。站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生命是如此脆弱。
查看完南村的情况后,他们得知通往东村的路已经打通。老杨介绍说,19日在市指挥中心的协调下,几部大型机械从新疆的几家公司紧急调配过来。与此同时,内蒙一家公司的书记和副总亲自带领3位工程人员、3名医生,地震后第一时间乘飞机抵达川蜀市,一下飞机就购置了一辆吊挖机和一辆挖掘机,马不停蹄地于19日晚赶到东村,投入到紧张的道路清理工作中。老杨为他们安排了临时居住的帐篷,全力保障他们的生活所需。东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为志愿者们送去食物,表达感激之情。经过近两天的艰苦作业,终于开辟出一段狭窄的进山路。道路另一端的村民们,听到挖掘机的轰鸣声,就知道党和政府派人来救援了,他们满怀希望地守在那里,翘首以盼道路打通的那一刻。这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支援场景,让人深受感动,内心涌起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于新杰、田嬛恩跟着老杨上山查看村民的生活状况。老杨挨家挨户走访,在倒塌的房屋前,大家齐心协力支起一顶顶帐篷,为受灾村民提供临时住所。到了饭点,热情好客的村民们纷纷拉着他们到帐篷里吃饭。不过,来之前老杨就和大家约定好,自带水和干粮,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村民们的水和粮食都是政府按计划配给的,本就不多,大家都不愿给他们增添负担。
在巡查的路上,他们看到一大片猕猴桃林,一位妇女正弯着腰在地里给花授粉。老杨介绍说,这里是横川最优质的猕猴桃产地,按照往年的行情,这片果园每年能为农户带来3到4万元的收入。眼下正值授粉的关键时期,哪怕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村民们也没有丝毫懈怠,都在抓紧时间劳作,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只有抓住农时,积极自救,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障今年的收成。这些朴实勤劳的村民们,没有坐等政府救济,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恢复生产,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遭多大的灾,地也得种啊!”这种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精神,令人由衷地敬佩。
巡查过程中,当地村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闲聊时,村书记提到,18日镇上有位百姓在去云村的路上,发现路边鱼塘里有大量死鱼。原来是附近一家养殖场在地震中被完全摧毁,大量死鱼留在鱼塘和附近河道里。为防止死鱼污染河水,这位百姓立刻找到村书记。村书记当机立断,向正在当地抗震救灾的人员寻求支援。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河床里近5000斤死鱼全部收集起来。在防疫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他们在河道不远处挖了两个深坑,对死鱼进行消毒处理后深埋,同时对养殖场也进行了全面消毒,有效避免了疫情的发生。
不知不觉到了14点,大家回到营地准备吃饭。营地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你们运气真好,今天赶上改善伙食啦!”原来,东村的两位村民一大早杀了2头猪,足足有500多斤,按照平时的价格,能卖7000多元。他们特意把猪肉送到都镇指挥中心,满怀感激地说:“你们为了帮我们抗震救灾,有家不能回,吃不好、睡不好。我们打心底里感谢你们!只要国旗、党旗在,我们受灾群众就有了主心骨!”营地用这些猪肉精心准备了米饭、炒土豆和回锅肉。工作人员还说,这儿的村民都特别友善,尽管自己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生活物资十分匮乏,但还是想着法儿地给营地送吃的,表达感谢之情。要是不收下,有的村民甚至急得拿起刀,架在自己手臂上,非要大家收下不可,那份质朴的情谊让人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