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 23(第1页)

23(第1页)

莫失让接银钱的手沉稳如常,但内心却动荡的很。倒不是他没见过这么多钱,而是这些钱代表的经商之道。

正如他大闺女说的,他们不用买泥巴,不用辛苦拉坯上釉,不用熬夜守窑看窑火,不用担心瓷胚会不会烧坏,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打好锔钉,保证质量,就一定卖的出去。

对了,小闺女还给自家这买卖取了个名字,叫什么走“低端路线”。同时也说了,在自家银钱不凑手的时候走低端路线是最好的选择。

说实话,之前他是一心要做好瓷器的,否则也不会把心思都放在手艺和窑口上,但亲人的背刺发生的猝不及防,分家势不可挡。

所有的壮志豪情换成柴米油盐,作为当家人他必须挺起腰杆为家人遮风挡雨。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分家而出的他虽然愤怒,却也有些迷茫——没有窑口就代表没法做瓷器,无法做瓷器就没法换成银钱养活妻儿。

如果不是小闺女得老神仙指点,此时他们一家人恐怕也能靠着做些简单碗碟度日,不仅劳身还劳心。

手艺有道,买卖亦有道。

这几日他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正如儿子莫少谦和自己私下说的那番话,术业有专攻,既然也知自己不是做买卖的那块料,不如做些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擅长的就交给他们小辈。

他们不可能一直在自己身后。

。。。。。。

莫恋雪机灵地用干草包裹好青瓷海碗递给老农:“大爷您拿好!”

“丫头,这青瓷海碗好,不知明日你们还来不,今日我银钱不凑手,明日我还想来买一些。”

“明日我们还来,但这青瓷海碗可能没了,不过大爷我家山房的锔器都不贵,你到时候可以来看看有没有其他喜欢的。”

日头渐高,摊位前的顾客络绎不绝,普通百姓最看重的是锔器的实用性和低廉价格。除了这一摞的青瓷海碗,一位年轻媳妇买了两个补过的盘子,爱喝酒的车把式要了两个修补好的瓷酒壶,就连对面卖肉的张屠户都挤过来,要了个特大号的锔钉汤盆。

在家里时,莫惊春就给大家做了简单分工。

莫失让负责看守摊子和收钱,莫少谦和莫恋雪负责介绍和招呼,莫惊春自己则主要负责和客户聊天。

今天本来带的瓷器不过三十多件,但没想到生意如此火爆,中途莫少谦还回去一趟,将家里那些价格低廉如同青瓷海碗一样的锔器都运了过来。

可就这样,依然是不够卖。

“阿春,我们带来的那些简单锔器快卖完了!”莫恋雪凑到莫惊春身边小声说,眼睛亮晶晶的。

所谓简单锔器,就是几个锔钉修补好、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锔器。

莫惊春点点头,她看了看日头,还不到正午。说实话,这看日头算时辰的技能她也是刚学的,没办法,在古代必要的生活技能还是得有。

扫了一圈摊子上剩下的瓷器,她的视线最后落在那个漆器盒子上,里面是锔瓷首饰。

青瓷片磨成柳叶状,白瓷片雕作梅花,每片都用极细的或银丝或金丝锔出花纹,在阳光里晃着细碎的光。

但是,却没卖出去多少。

莫恋雪看到莫惊春微微皱眉的模样,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卖出去这么多已经很好了,昨晚我都没怎么睡着,生怕卖不出去。这些首饰价格本来就贵,能卖出一件咱们就赚。”

尽管姐姐说的很对,但莫惊春还是不开心,因为这些锔瓷首饰是自己提出来制作的,不说材料,就说这些首饰的做工,全手工制作,而且这些首饰极其费工,打孔穿丝,包边掐丝制锔钉,有些还是银丝、金丝,甚至还要用到珍珠。

她正想说什么,突然人群自动分开,一位身着湖蓝色纱裙的豆蔻少女子在丫鬟搀扶下款款走来,而她身后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少女约莫十六七岁,眉目如画,发间珠钗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小姐,就是这摊子。”

丫鬟指着他们的摊位,“早上翠儿说的新奇首饰就是这儿卖的。”

“是县丞家的苏大小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