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黍就发现了这些种子出现了变化,有些长出来的更耐旱、有些更耐冷、有些长的更高、有些长得更矮……
将这些有特点的种子保存下来,黍分批次的进行对比,再将更好的那批分散出去让人们种下。
因为她与东君的关系,这些受东君庇佑的人们愿意相信她的话,很快,很快,一年、两年、三年……
她的运气很不错。十年,亩产的额度就提升到了三百斤。
“不愧是东君的弟子呀。”
人们这样夸赞着她,都愿意听她的话去种地。看着农人们露出的笑容,黍也感觉到了开心。
日子一天一天的似乎在逐渐变好。似乎只要继续这样下去,她与东方昼的约定,很快就会实现。
“黍。”
有姐妹找到了她。
是二姐,望。
“你在这里做的不错。地种得很好。”
望似乎只是路过这里,听到了她的传言,所以来看一看她。
“要重聚一下吗?老四篆刻炎律,老五为天下师,前六个姐妹,如今都活得明白,也能聚一聚了。”
“好呀,那就来吧。我这里的粮食,要比以前的更好吃呢。你们真应该尝一尝的。”
她们自分别后,有多久没有重聚过了?
“四个甲子。黍。我们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再见面了。”
两百多年……
黍看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些恍惚。
竟然已经过了这么久啊……
第一批与她同来大荒的乡人已经相继离去,那些来向她寻求新种子的农人已经变了模样。
但因为她与东君的关系,没有人在意、关注这点,或许有人好奇她为什么两百多年容颜未变,但只要知道她是东君的亲传后,就不会再有人质疑。
“都来啦?!”
长姐朔还是那般,但精气神变得很像一个人……东方昼,她似乎在追着他的脚步行进。
二姐望也变了很多,虽然气质还是有些阴翳,但她做的事迹,黍也知道些许。
令的变化很大,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在她身上显映。
四姐不再缄口不言,也不会再因为多说话而闹出乱子。
颉变得温婉贤淑,像极了东方昼教学时的样子,如今也被人称为夫子了。
“妹妹们呢?”
令瞧了一眼这里,但随后就直奔桌上摆好的五谷酒而去。
“嘶,真香。”
“二姐没有叫她们……”
“望?”
朔看了她一眼,似乎是在质疑。
“莫要看我。她们没有一个是活明白的。叫她们作甚?”
望似乎格外关注姐妹们,许多黍不知道的事,她都知道。
“小七呆呆愣愣,小八药理弄不明白,小九胡作非为,小十噪音吵民,小十一胆小怕事,小十二满地乱跑。哪里像我们这些姐姐。”
话题很快就从批评妹妹们转移到了以前的生活上去,又很快移到了各自身上。
黍不多插话,只是招呼着她们多吃些饭菜,喝些五谷酒。
“这次一聚后,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