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匠擎 > 第187章(第1页)

第187章(第1页)

我原以为自己还要对他解释一番,毕竟知道的人不多,谁知这人是听过的,说明见识不浅。

他跟着问:“所以你不是路过。”

我说:“本来想骗你们说是路过,担心你们纠缠不清,现在你们已经缠上来了,我只能实话实说,反正,只要不是条子,不管我们双方是做什么的,都互不干扰,这也是规矩。”

他道:“你这话说到点了,这是个集市,公开交易,只要不是条子,做什么都行,不过,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条子?”

“这可没法证明,你看我像条子吗?”

他打量着我:“不像,像个傍富婆的小白脸。”说完,他和边上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我挺无奈的,出发前,特意把自己脸和头发捯饬了一下,让自己显得油腻猥琐一些,远离伟光正形象,怎么还说我像傍富婆的?

不过,这二人警惕似乎确实松了下来,那人笑完,问我:“那你的货出了吗?我看你下面那车,挺空的。”

我要说自己没出,他们不得去搜车?只能道:“出了。买家先撤,我随后,双方不同路,这也是规矩。”这一段时间追查下来,别的没学会,暗道上的许多规矩,到听了个七七八八。

一支烟到了尽头,那人按灭了烟头,想了想,说:“对不住,保险起见,你得多留两小时,等我们的人汇合了,你再走。”

我问为什么,他道:“不能完全确认你身份,你要是条子,岂不就通风报信了?”

“您要是这么说,我无计可施,谁让你们人多呢?我不答应也不行对不对?”

那人笑了笑:“对,这也是规矩。”

我于是起身往下走:“行,我下去等,你们吃的多吗,分我点,我饿了。”

于是,一行人到了底下,众人给我分了些饼干,鸡爪什么的。这帮人好奇心挺重,没接触过过倒人药的,一边吃一边问我这行当如何。

好在我平时功课足,不怕被他们问,半真半编的讲故事,某某暴发户儿子生病,让倒药,一天吃一个,把下面的人跑断腿。

只把这帮人听的咋舌,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其中一人问我:“你自己吃过吗?”

我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我自己可吃不起。”

众人顿时大呼:干死万恶的资本主义。

第125章意外(上)

在我跟众人讲故事的档口,何玲珑那头息声了,蓝牙早被我摘了,只有藏在衣服里的定位监听装置,还在起作用。

此时我们的对话,何玲珑那头肯定是听的清清楚楚的,我只需要引导话题,把这边的信息,实时传递过去即可,相信她们,是可以根据我提供的情况,调整部署的。

讲了个把小时故事,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假意起身活动,伸胳膊动腿,此时,鉴于我的‘专业’表现,众人对我的怀疑已经减削大半,也没多遏制我的行动。

我往他们的车里瞅一眼,假意惊讶:“嚯,东西挺多的,不愧是做大生意的,这是不是太扎眼了,万一被条子查车怎么办?”

’我没问他们是什么货,往哪儿送,而是将话题引到一个共同点上,但凡做这些的,怎么躲避警察,是很能打开话题的。

果不其然,这帮人又跟我聊了起来,我边听边接话:“你们说的这些,我知道,但都是不起眼的东西才这么干,你看你们车里这货,这么大块头,太扎眼了吧?我看这形状,像是家具,你们倒木头的?”

一些古董家具,或者名贵的拆房老料,也是暗地里交易的常客,特别是一些拆料,往往是忽悠人得来的,欺负一些老乡不懂行,将人老房子拆下来的好料,当普通木料手,说是拿回家打家具,实际上转手就是天价。

我听过最惨的事,是一农村老乡拆老房子,他家好几根梁,都是金丝楠木,老乡不懂行,拆老房子的时候,被同村识货的年轻人,当做家具的木料买走。

老乡以为自己捡了便宜,毕竟要往城里搬了,这老木头拆下来也是扔,临了还能赚一笔钱,自觉异常划算。

后来得知是上百年的金丝楠大料,人倒手一卖,全家搬去省会了,气的直接住院。

这些都是闲话,言归正传,我说他们倒大料,这些人不乐意了,其中一人嗤笑:“木头才值几个钱,又笨又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