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我现在没心思想这些,哪能这么快就放下,哪能说忘就忘啊。”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张有为不再说话。
赵平安利落地用树枝穿过鱼鳃,把鱼提在手里晃了晃,仿佛要把心中的烦恼都随着这鱼一起晃走。
“来,继续钓!今天非得把这河里的鱼钓光不可,说不定钓着钓着,心里的烦恼也就跟着鱼一起被钓走了。”
太阳渐渐升到了头顶,阳光变得炽热起来,烤得大地发烫。
河滩上的沙子滚烫滚烫的,仿佛能煎熟鸡蛋。
两人在河滩上生了一堆火,用树枝穿着鱼烤。
火苗“呼呼”地往上蹿,舔舐着树枝上的鱼,鱼皮在火焰的炙烤下渐渐变得金黄,油脂一滴一滴地落在火堆里,“滋滋”作响,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赵平安从怀里掏出个小酒壶,那酒壶看起来有些陈旧,上面还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花纹。
他得意地晃了晃酒壶,说道:“尝尝,我爹酿的柿子酒,这酒可是用咱自家种的柿子酿的,味道可好了。我爹酿酒的手艺那可是祖传的,这柿子酒更是他的拿手绝活。”
张有为接过酒壶,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柿子甜香。
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地说:“哇,这酒香可真够诱人的,还没喝呢,我都快醉了。”
他轻轻抿了一口,甜中带辣的口感让他眯起了眼。
他忍不住赞叹道:“够劲儿!这酒味道真不错,入口绵柔,后劲还挺足。平安哥,你爹这酿酒的手艺,真是没得说!”
赵平安哈哈一笑,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那可不,这酒以前在我们村那可是出了名的。”
两人一边吃着烤鱼,一边喝着酒,天南海北地聊着。
从村里的趣事聊到外面的世界,从儿时的梦想聊到未来的打算。
酒过三巡,赵平安的脸变得红扑扑的,他打了个酒嗝,说:“有为,这鱼虽说味道不错,但我觉得还是没嘎牙子鱼好吃。嘎牙子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那才是人间美味啊。”
张有为抹了抹嘴上的油,笑着说:“哟,你还惦记着嘎牙子鱼呢。行啊,晚上咱就来这吊嘎牙子鱼吃。”
赵平安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嘞!有为,还是你懂我。咱晚上就多准备点鱼饵,好好地钓一场。说不定今晚能钓到好多嘎牙子鱼,让咱吃个痛快。”
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将整条小河染成了流动的金箔。
张有为和赵平安蹲在河边的石滩上,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晚上的计划。
“要我说,嘎牙子最爱吃猪肝,”赵平安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得切成小条,挂在歪把子钩上,那鱼一口就能咬住。”
张有为摇摇头:“猪肝是好,但这季节水凉,嘎牙子更爱活食。”
他指了指河边湿润的泥土,“挖几条蚯蚓,又肥又扭,保准比猪肝强。”
赵平安眼睛一亮:“有道理!那咱们分头行动,我去家里拿煤油灯和钩子,你去挖蚯蚓!”
河岸边的泥土湿润松软,张有为用随手捡的木片翻动着。
潮湿的泥土被掀开,几条肥硕的蚯蚓惊慌地扭动着粉红色的身躯,在夕阳下泛着湿润的光泽。
“好家伙,这条够肥!”
张有为捏起一条足有筷子粗的蚯蚓,那虫子在他指间疯狂扭动,甩出细小的泥点。
他顺手扯了片宽大的牛蒡叶,将挖到的蚯蚓包好,叶梗打了个结。
远处传来赵平安的喊声:“有为!看我带什么来了!”
张有为抬头,看见赵平安不仅提着煤油灯,还扛着个小板凳,腋下夹着个布包,走得晃晃悠悠。
“你这是搬家呢?”张有为笑着迎上去。
赵平安得意地抖开布包:“我烙的油饼,还热乎着呢!钓饿了正好垫补一口。”
张有为笑着说道:“我先把这些鱼拿回去,吃了饭再来。”
“啊?那不行,我要去蹭饭,鱼啥时候都可以钓。”
“你找个媳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