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光一样,观测的方法不同,可以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不同的。光可以作为粒子被观测到,也可以作为波被观测到。
但不论是“女主”还是“女配”,首先都要被观测到,才能被证明是存在的。
如果不被观测、不被阅读,那么无论是“女主”还是“女配”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换而言之,不论是人还是神,只有被观测到的时候,人和神才能算作是‘存在的’。”
活着的人在世上留下痕迹,那些痕迹被周边的人察觉到、观测到,所以这些人活着。
那么死去的人,又如何确定她们存在过呢?
“是靠记录。”
那些记录可能是神话与传说,可能是故事与寓言。可能是史书上的一撇一捺,是乐章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是诗词中的一词一句一韵脚,也可能是电视剧电影里的一颦一笑。
当然,还可能是倒映在屏幕前的你眼中的这些字句。
“‘伊甸’,我们的存在或许确实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消遣。”
“我们的痛苦、快乐、悲伤乃至感动都不过是用来牵引读者的道具……”
“可那又怎么样呢?”
死去的人通过“故事”活下来。
通过故事“活下来”的祂们褪-去了人类的身躯,成为了概念。
“仿生人……AI是人类的孩子,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衍生,”
“故事也是啊。”
“哪怕我们只是一个故事,只是构成一个故事的一部分,我们也依旧存在,不是吗?”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会这么想呢?
“只要还有一个读者打开这本书,”
“只要还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这本书……”
那么叶棠和她故事就会被唤醒。
故事里所有的角色就都会再一次再一次再一次……再无数次地陪伴在你的身边,带着身为读者的你经历一场场冒险。
看到这里的你,脑海中是否已经浮现出了几个看着叶棠会心一笑的瞬间?
屏幕外的你,你是否曾经因为叶棠的故事,熬过一个不那么快乐的早上,熬过一个有些无聊的夜晚?
你是否因为叶棠故事里某个人物说过的某句话而泪湿眼眶?
“你看,‘伊甸’……即便我们的存在对于阅读的人来说是渺小的,只是她们诸多消遣中甚至都构不成一环的琐碎……”
“我们也确实给了一些人慰藉。”
只要想着“追更的文还没完结呢”,就能挺过窒息的学校生活,扛住工作与人际的压力。
“我们,切切实实的以我们的存在,”
“带给人愤怒与感动,笑容与泪水。”
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情绪上涌,这上涌的情绪都能证明叶棠存在过,这本书里的所有角色都存在过。
“况且,作者也不是万能的。”
叶棠朝着正在打字的作者眨了眨眼睛:“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