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一行人迎了上去。
18的工地照常施工,在蓝色的工地围挡之中隐约可见钢筋与水泥制成的大楼,它像是一座残破的高塔一般矗立在这,无声地眺望着远处人来人往。
王家克道:“书记,小心脚下。”
他介绍说:“这次的江盛负责人一直在这里,我们全力协作,一定会解决掉这个历史残留问题。”
季书记道:“人在吗?我和他说说话。”
这点自然也被考虑进去,只是几分钟之后江瑜就到了,他身上穿着一件橘黄色的工作服,头上安全帽还戴着,身后记者给了一个特写镜头。
江瑜衣服还沾着不知从哪蹭来的灰,这让他看起来没有平日那样闲散,不过精神倒是很好,唇边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书记您好,我是这次18工程的负责人。”
季书记走上前,江瑜一行人陪同介绍,从基金到项目实施状况,再到工程进度的各方面进行了阐述,等到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才离开。
已经到了中午,头顶烈日最大,工人们也停止了建设,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向工地旁边的食堂打饭。
一位穿着长袖留着短的女人走到江瑜面前,落落大方地开口:“你好,我是雍州台记者,江总方便接受采访吗?”
江瑜微微一笑:“自然。”
记者向身后摄影示意,一架黑色的摄像机对准江瑜,身后背景是大楼的框架:“江总,我们知道你是江盛的负责人,你愿意给我们讲解一下18目前的状况吗?”
江瑜没有看镜头,他只是温和地看着眼前的这位记者,声音清晰:“从18动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两周,在这两周中我们完成项目勘察与准备工作,经过几次会议确定了复工方案与流程,目前一至六楼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而陆续的水电工程仍在继续。”
“在这场复工中遇到困难了吗?”
镜头内的男人笑笑,分明穿的衣服上还带着灰,但给人感觉十分具有亲和力:“自然,在任何项目中都会遇到困难,但我们在江盛的齐心之下已经克服了这些,我们相信在之后的建设之中依旧能度过一个个挑战。”
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还在继续,不知不觉中,记者现自己竟然已经提了十个问题,之前也有过,但那些大多数都是提前做过沟通,像这种没有模板一气呵成的问答,第一次进行的这般流畅。
她笑笑,心下虽然还有些遗憾,但知道哪怕再继续采访下去也剪辑不了这么多,只能遗憾地作罢:“感谢江总今天的采访。”
江瑜笑笑,温声道:“应该的。”
等到他目送着记者离开,才转身回到工地旁简陋的房间中,房间上层用石棉瓦盖的,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江瑜坐下后伸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他如今面上一直带的笑容才消失,只余下淡淡的疲惫。
一上午精神紧绷,不允许有丝毫差池,如今放松之后才觉察到左耳内的轰鸣如潮水一般涌来。
仿佛是海浪在奔腾,
江瑜闭了闭眼,伸手在额上按了按,只一瞬后他又放下,倒了杯水喝了下去。
门突然被敲响,江瑜将水杯放在桌子上,抬眸看向门口:“进来。”
进来的是江盛的人,在工地担任监理,年龄不算太大身上气质稳重,道了一声:“江总。”
江瑜抬手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王监理直奔主题:“江总,我和小组成员现了一笔材料问题。”他拿出一张纸,看着上面的数字开口:“目前项目主要采用石横特钢筋,材质和规格主要为hpB3,价格为71元吨,目前我们采购了9吨,我今天白天查看了一下,只剩下了一半。”
王监理看了看他面前的男人,年轻,长相俊逸,待人接物看起来十分温和,他有些谨慎地开口:“我们做过估测,从数据上看消耗度不应该这么快。”
话说到这已经很明显了。
不管是有人私下交易还是何种原因,都是项目队中有人作祟。
江瑜脸上没带着丝毫怒气,他闻言只是问道:“今天是哪块的项目实施?”
“c-1。”
江瑜应了一声,站起来道:“王工先去吃饭吧,等吃完了你和我一起去c-1。”
一点五十分左右的时候,黄闲招呼着周围人:“走,时间到了,上工。”他随手将安全帽戴好,又吸了口嘴边的烟,对着还坐到地上的几位年龄大些的工人道:“都Tmd别撒懒了,磨磨蹭蹭干什么?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蛋。”
身后工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话,黄闲平时嚣张,还仗着一些背景,说起话来一向是毫不客气。
他们陆陆续续地起来,黄闲在工地上来回巡视,时不时地指点一番,就听见身后有人道:“黄工。”
他回头一看,来的男人长相很好,普通衣服穿在身上和商场里买的一样,他咧了咧嘴:“江总怎么来了?”
他手往兜里掏了两下,欲递烟的时候被伸手挡住,江瑜说:“烟就不必了。”
他站定在一处地上,手指轻轻敲了敲身边的墙柱,刚浇好的水泥柱,手指覆去还带着淡淡湿意:“黄工,我刚才查了一下,咱们的钢筋已经没了一大半。”江瑜说:“几天之内全部用完,黄工这度消耗有些快。”
黄闲视线沉了一瞬后又很快笑开,吊儿郎当地开口:“江总你不是干工地的不知道这些消耗度,就单以农村自建房来说,起码得是每平米3的8-1,咱们现在建的是写字楼,每平米耗用得翻上两到三番。”
他一下一下压着手指:“这个数目算下来,消耗快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