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没借到粮,秦父一回来,大家就猜出来了。
等来的结果让人愕然。
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同情不已,纷纷大骂秦淮茹不孝。
尽管最后,靠着啃树皮和村里人相互帮衬,秦父一家挺了过来,但原本让人羡慕的老秦家,也因此成了一个笑话。
曾经嫁到城里的女儿又让他多引以为荣,就有多打脸。
灾荒那几年,老秦家和秦淮茹这个女儿也几乎断了往来。
秦父秦母没再去城里找过秦淮茹这个女儿,秦淮茹倒是托人捎了几次口信,却再没回过娘家。
直到去年,秦淮茹大着肚子回到娘家一番哭诉,秦父秦母才知道自家姑爷没了的事情,一时心软原谅了秦淮茹这个女儿,重归于旧好。
接下来,随着秦淮茹生完孩子进厂,成了轧钢厂工人,并且户口也改成了城市户口,这些事情传回村里,引起了轰动。
秦淮茹的口碑和形象,一夜之间翻转。
之前的事情就没什么人公开提了,而老秦家也重新有了“牌面”。
不多时。
秦淮茹刚到家,就看到秦大山满面风霜的身影匆匆走来。
显然,是有人跑去通知他自己回娘家的消息。
“淮茹,你怎么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爹……”
秦淮茹有些尴尬。
一见面,自己的亲爹就直接这样问,好像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般。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除了过年,她每一次回来,基本都是有事情,否则是看不到她身影的。
“没……”
本来想说秦京茹的事情,这下子秦淮茹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含糊道:“今天不是休息日嘛,我就回来看看。”
秦大山见状,直接叹了口气。
自己的女儿他如何不了解?
秦淮茹这欲盖弥彰的样子,分明就是有事。
“有什么事就说吧,看我能帮上什么。”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秦大山心里倒没有什么失望和郁结。
当年的事情,他早就已经想开了。
贾家当时的情况他了解,自己的女儿也不容易,而且事情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关键自己的女儿现在出息了,就算不奢望以后老了靠她享点福,秦大山也要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着想。
再怎么说,秦淮茹也是他两个儿子的姐姐,以后说不定能帮扶一把。
“爸,其实我这次回来……”
见秦大山把话说到这地步,秦淮茹当即也不再犹豫,把傻柱和秦京茹的事情说了出来。
“京茹……”
了解到秦淮茹回来,竟然是为了这事,秦大山有些愣住,“她现在才十六吧?”
“十六也不小了。”秦淮茹自然知道秦大山想的是什么,于是解释道,“就是带过去见个面,相个亲,成不成还两说呢!就算看对眼了,也不用马上就扯证结婚,完全可以先处对象。”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