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大败而归,这是秦统一战争中安邑之战后最大的一次失败。
……
“啪!”
在李信带兵回城之前,传令官已经先将前线的消息传回了秦国。
当得知李信大败、只能溃逃回国时,秦王忿怒地拍案而起。
“怎么可能!这一仗秦国占据天时地利,怎么会输给楚国?”
秦王百思不得其解,在他心中,这场仗是必胜的,也是他有史以来最有把握的一仗。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有把握的仗,如今却让秦国满盘皆输。
楚国再次在秦国的围剿中获得了喘息之机,而秦王也因此不得不推迟统一的进程。
秦王此时正在气头上,殿下的人谁也不敢吱声。
这个时候如果谁触了秦王的霉头,那必定会招来灭顶之灾。
秦王心烦意乱地赶走了所有的文臣武将,然后怒气冲冲地派李太史去叫朱庆阳等人。
听到传召时,朱庆阳等人就很清楚,一定是秦王得知了战斗的结果,叫他们去是要问罪。
队员们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但朱庆阳却显得镇定自若。
“放心,没事,这个问题我能解决……”
说着,朱庆阳主动打开门,带着队员们跟随李太史前往正殿。
一进入殿内,秦王就怒视着朱庆阳等人:
“此战已败,你们有何话说?”
秦王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只给眼前这些人一次说话的机会,机会用完,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处死这几人。
面对帝王的怒火,朱庆阳依然从容不迫。
他向秦王行了一礼后,开口说道:
“秦王,此战的胜败早已天定,不信……您拿出我交给您的竹简一看便知!”
秦王一愣,在得知战况后,他气急败坏,早就把竹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今被朱庆阳一提醒,秦王立刻抽出身后的竹简,疑惑地看了起来。
“千古一帝,必历三灾五难。
大能之人,必得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此乃天地定数……”
看着这行字,秦王陷入了沉思。
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此战必败,也解释了朱庆阳为何如此安排,是为了帮他应对这天灾。
这句话并非朱庆阳信口开河,而事实的确如此。
秦王十二个月才出生,在腹中便先经历了一难。
这也验证了朱庆阳的那句话,大能之人必得其生。
天地间凡有大能之人出世,必定在出生时有异象出现。
而秦王是天定的千古一帝,自然也需经历必定的三灾五难。
明白这件事后,秦王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疑惑地看向朱庆阳等人:
“为此战我秦国损失了二十万兵力,这是本王的灾难,与秦国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