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痛快让人收下,送去私库,一边感谢道:“多谢四嫂,我就喜欢四嫂这痛快又大方的样子。”
见苏澜收下,四福晋这才笑了:“弟妹喜欢就好,我还担心弟妹觉得我送这个实在太俗气了一点。”
苏澜听后也笑了:“怎会俗气,而且我就是个俗人。”
四福晋也很喜欢苏澜这爽快的样子,喜欢就是喜欢,一点都不扭扭捏捏。
她又说明了这次的来意:“除了感谢弟妹和送礼之外,我也是想起弟妹第一次送年礼,只怕很多不熟悉,索性过来指点一二。”
“弟妹送了一回,明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苏澜听着连连点头道:“多得四嫂,我正发愁这年礼要怎么办才好。”
虽说是九阿哥管着家,基本上不让苏澜多操心。
但是九阿哥忙碌了一阵子,府里很多事渐渐就顾不上,大多开始慢慢转到苏澜手上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苏澜就帮把手。
而且很多她看看就会了,比如看账算账,九阿哥做一遍,苏澜看完就学到了。
送年礼也不算难,只难在送谁。
落下一个就麻烦了,要送的礼物不对也麻烦。
苏澜还想着要不要全送一样的礼物,四福晋就上门来手把手教导,她再欢喜不过了。
四福晋早就准备了送年礼的名单,誊抄了一份递给苏澜:“这上面是阿哥们都要送的长辈,另外这份是阿哥们。”
苏澜想着自己幸好嫁的是阿哥,要送年礼的人其实不多。
如果换做嫁给大臣,当个官夫人,那就要麻烦多了。
按照品级,要给上峰送年礼,还得给科举时候的考官送,毕竟考官也算是当年所有学生的老师了。
给了束脩教导过的先生也得送一遍,毕竟需要尊师重道,不送可就要被人说是忘本了。
更别提家里的长辈也得送,岳父岳母那边得送,妻子娘家那边的长辈还得送。
要是个大家族,长辈还多,那要送的人就更多了。
光是想想,就叫苏澜头疼,只庆幸如今送的人不多。
皇亲国戚里面作为长辈的也不多,不是死了,就是落罪了,剩下的寥寥无几。
至于上峰,也就只要送给兵部尚书,以及户部尚书了吧!
兵部尚书算是九阿哥如今的上峰,户部尚书之前挺照顾九阿哥的,也得送一送。
除此之外的,实在没谁该送了。
四福晋见苏澜在名单上添了两笔,凑过去一看,顿时笑道:“确实该加上这两位大人,另外的也得添上。”
苏澜一愣,问道:“四嫂,还要添上谁?”
她回想了一下,九阿哥只去了户部和兵部,实在想不到还该送哪个大人?
于是苏澜眼巴巴看过来,就等着四福晋提醒她一下。
四福晋见她呆呆的样子有点可爱,无奈笑道:“你怎么忘了,还得添上你自家人啊!”
闻言,苏澜一怔。
对哦,她家也得添上送年礼才是。
今年朱亮得了官职,虽然只是司武库的管事,却是正经差事,还是皇帝金口玉言指定的。
他今年估计也得开始送年礼给上峰,还得各处打点,花费不少,所以得送点实在的,还得多送一点。
朱栋已经出发跟寿善汇合了,这两位兄长没在家,也没什么上峰需要送。
两位嫂嫂在家,只关起门来过日子就是了,送的年礼也得添一点,好叫她们在家也能过得舒坦。
就是两位兄长离得那么远,需不需要另外给他们送年礼?
离着家那么远的地方,估计都会想家,苏澜怎么也得给两个兄长送温暖才是。
苏澜一说,四福晋就笑着点头道:“确实,两位在缅甸,只怕缺的东西有点多。可以送一些那边买不到的,少见点,却又好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