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娘家那边有亲戚来,何夫人带着女儿前来求医,不想住在外面的院子,干脆住到了孔家。
何明月受伤很重,手脚都断了,只剩下一口气,何夫人为了这闺女流了不少的眼泪,就连何老爷都特别后悔自己给女儿落胎。
如果那个孩子还在,让大夫好生再保女儿几个月,他也不至于断子绝孙。
如果救不回何明月,何老爷膝下再没有其他的子嗣,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把偌大家业拱手送人。
养子再亲,那也不是何家血脉。
至于本家的侄子,何老爷万分不愿意接纳,只是……女儿只剩一口气,不可能再有孕生子,他再不喜欢侄子,也只能将人接到身边悉心教导。
何夫人一想到女儿就忍不住哭,整个人在短短时间内苍老了许多,孔氏都不敢认这个姨母了。
不过,无论有多难受的事,都能慢慢接受。何夫人已经接受了女儿命不久矣的事实,倒也看得开,两家人坐在一起,难免要寒暄闲聊。何夫人没什么心思,也不知道府城里的事,不过,她有听说自己的外甥女嫁入了李府的事。
李府在这城里的地位,隐隐就与何府在县城差不多,只是李府低调,才看着和其他几府差不多。
一个是县城首富,一个是府城首富。别看一字之差,身份天差地别。
哪怕何夫人没什么精神,还是多看了孔氏一眼,见她脸色不好,便关切地询问:“三娘,你脸上好差,是病了吗?”
孔氏摇头。
她身上发生的事情没想瞒着娘家,但何夫人只是亲戚,她不愿意多说。
而在孔夫人的眼里,何夫人是她的亲妹子,县城里来的人,很快就会回去,且这个妹妹挺懂事,不会将不该说的话到处乱说,等到两人独处,忍不住就抱怨道:“李府最近都乱成一锅粥了……”
她将李老爷被逼着认了个叔叔的事原原本本说了。
何夫人一脸惊讶:“你是说,李夫人跟奸夫生下的儿子,被李老爷认回去做叔叔了?他是疯了吗?”
“没疯,被逼的。”孔夫人摇摇头,“那乡下长大的小子,手段厉害着呢。”
何夫人哑然。
“是挺厉害的,不过,应该风光不了多久。李府还能容他们嚣张?”
这话也对,孔夫人从来都不觉得李老爷会斗不过一个乡下小子,她的女儿以后一定能做李府的当家主母!
只要有这个女儿在,孔夫人就不愁自己晚年的日子,可看到妹妹这般,忍不住就替她担忧。
“你这可怎么办?侄子能养得熟吗?要是从小养的还好,我听说妹夫带回来的那些孩子都有十多岁……妹妹,你还是要有所打算的。”
挑养子,本事都是其次,最重要是看孩子的人品。必须得是知道感恩的那种。
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总不能把人的心掏出来看看是红的还是黑的吧?
万一没选好,老了怎么办?
何夫人也为此发愁:“老爷在跟我商量,让我从娘家选合适的姑娘结亲。”
孔夫人心中一动,可惜她就一个嫡女,已经嫁入李府了。
姐妹两人聊到很晚,孔夫人也真心实意地替外甥女请了城里的名医。
可惜,何明月伤得太重,她本身也不坚强,想活的念头并不强烈。大夫看了都摇头。
何夫人见状,伤伤心心哭了一场。
她早已经接受了女儿要离自己而去的事实,难受归难受,却也没有寻死觅活。
何明月不想活了,她感觉自己太痛了,活下来的每一息都是煎熬。手不能动,脚不能抬,连话都说不出。她直到现在也没能告诉爹娘害她的凶手是谁。
她每天吃东西时,哪怕只是喝水,胸口都特别痛。她不想受罪,不想强撑着,任由自己越来越瘦。
眼瞅着何明月就要不行了,孔氏回去住了两日。
何夫人这一次带女儿进城,本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还有一件事……哪怕何老爷对这个女儿很是疼爱,但何府有规矩,出嫁女死后不能进族地。
原本按照何老爷对女儿的疼爱,强行把女儿放进族地也不是不行。但何明月落到今日地步,完全是她自己咎由自取。
何老爷对女儿所有的耐心大部分都来源于指望着这闺女给自己传宗接代,结果何明月胡作非为,消磨了大半的父子之情,如今又不能再替何家传宗接代,何老爷对她的耐心告罄,便让妻子将她送进府城。若是还能续命最好,若是不能,就在府城之外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将其安葬。
何夫人想过为女儿争取埋在族地,但又一想,即便是老爷答应了,即便女儿已经葬入族地,可若是底下的侄子看不惯此事,等到他们夫妻百年之后,随时都可以将女儿刨出来。
与其等到那时候让旁人侮辱女儿的尸骨,还不如趁他们夫妻得势时将女儿安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