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段达都以为,叛军即将攻上城头,让他神经随时紧绷。
“是啊。”
周公瑾点了点头。
他虽没有在前线,但也能感受到那种压迫感。
“照这样下去,也不知大兴城可以顶多久。”
段达苦笑一声。
“非也,说不定咱们尚有一线希望。”
周公瑾眸中光芒一闪。
“何意?”
段达一听,立马追问。
“李家急于破城,其中必有缘由!”
周公瑾沉声道。
“你是说,并肩王的兵马极有可能就在后方,穷追不舍!”
段达瞬间明白过来。
“不错,若不然李家为何着急?”
周公瑾直接断言。
“若是如此,咱们只需使用浑身解数等待援军便可?”
段达又问。
“这。。。”
然而周公瑾却迟疑了。
段达的问话没有毛病,但这些也不过是猜测,周公瑾没有十足把握确定。
所以才让他犹豫不决,不敢定夺。
“事到如今,咱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良久,周公瑾这才苦笑一声。
是啊,若叛军攻势持续波涛汹涌,大兴城除了全力防守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唉。”
段达叹息一声。
“不过靠山军尚且是个变数,说不定靠山王老爷子,正带着兵马驰援。”
周公瑾还是给出了一线希望。
“希望如此。”
段达却不敢全然相信。
李家兵马近乎封锁关中,潼关虽然没在其列,但也在包围之中。
加上辎重问题,现在潼关屈突通和靠山军,恐怕是自身难保。
纵然靠山王强行出兵,结果恐怕也是一团糟。
两人谈话到此为止,便各自离去。
周公瑾需清点箭羽等物,妥善安排每次使用的数量。
而段达需警戒城池,统领所有军务。
二人均不能放松,甚至喘息片刻!
叛军退军之后,中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