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可为挠了挠头,擦掉前面的数据,重新用铅笔在纸上写数据,铅笔落入纸张出刷刷的声响。
程瑾瑜见一直陪着的妻子悄悄打呵欠。
将她拉起身,“你重新去补个觉,我来陪他就行。”
温婉确实撑不住,又打了一个呵欠,看了看全神贯注在写方程式的江可为,朝丈夫点点头。
“那麻烦你了!”
程瑾瑜笑,“有什么好客气的!不说别的,如果可为这个物质可以研出来,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再辛苦也值得。
见妻子回房睡觉,程瑾瑜转身看向江可为,那因专注而亮的眼睛,忽然想起自己之前在基层调研时,见过的那些在火灾中失去家园的村民——如果这种材料能普及,或许能少些破碎的家庭。
清晨七点,程瑾瑜收到加急文件:城西化工厂爆炸案的初步调查报告。现场残留物质检测显示,主要成分为含磷氮的高分子聚合物,与江可为的样本吻合率达97%。
“这是典型的膨胀型阻燃剂,”材料所的钟老教授的电话再次打来,“但催化度比现有技术快了十倍,简直是消防材料的革命。”
陈果桐将最新的报告送过来。
程瑾瑜接过文件,对着里面的内容出神。
文件照片里,消防员在废墟中现的完整实验记录本上,赫然画着与江可为如出一辙的分子式。
“赵钰山教授早年在军工企业待过,”陈果桐低声汇报,“28年有过一项‘烈焰’阻燃剂的研究,后来因事故终止。”
……
赵钰山的车停在华清大学后巷时,烟头已经烫到了指尖。
手机屏幕上,那个从未存过的号码又一次闪烁,区号显示来自西北某军工基地。
他盯着实验室监控截图——江可为撒出结晶的瞬间,镜头被强烈的白光灼白,这种反应与当年“烈焰”项目的失控如出一辙。
“喂?”接通的瞬间,电流声刺得耳膜生疼。
对面传来刻意压低的男声:“听说你的小弟子有了不得了的现?”
赵钰山的后颈立刻绷出冷汗,这个声音分明是当年项目组的安全主管,本该在八年前的爆炸中丧生。
“只是普通的阻燃剂。”他捏紧手机,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军方不是早就放弃了吗?”
对方突然轻笑,背景里传来文件翻动的窸窣声:“当年‘烈焰’项目被叫停,是因为无法控制催化剂的链式反应。但你那个小弟子,居然用锂电池废料解决了稳定性问题……”
电话突然挂断。
赵钰山望着后视镜里自己颤的脸,领口处的旧疤痕火辣辣地疼——那是28年实验室爆炸时,阻燃剂失控燃烧留下的印记。
他摸出抽屉里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泛黄的实验记录,第47页上用红笔圈着:“当磷氮聚合物遇火膨胀时,必须在3秒内注入中和剂,否则……”
赵钰山轻叹口气,那孩子才12岁不应该这么早接触这么危险的项目……
虽说是误打误撞,可昨晚这事已经引来多方注视……
……
一号院书房里的时钟指向七点,江可为终于趴在桌上睡着了。
程瑾瑜轻轻盖上他的笔记本,看着最后一页是他的签名:“江可为,华清少年班夏令营”。
旁边画着几个火柴人,却一眼可以看出是他和温婉以及六一……
他想起昨晚接到江可为信息时自己的紧张,幸好他那时没错过江可为的信息。
sabq。。sa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