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得脱离曹操的掌控,哪怕不惜一切代价。
“来人!”
“在!”诸葛瑾拱手而至。
“传孤之命,江北斥候传信,国太勇烈,已自缢于许都,全江东披麻戴孝,大操丧祭,为国太举哀尽礼!”
“主公,不等子敬先生遣使探明,再做决议?”
“自当遣使,乃为接国太遗体归吴。”
“倘若万一国太尚在人世……”
“子瑜,你是何意?”孙权神色骤然一凛,转头冷冷的看向诸葛瑾。
诸葛瑾一怔,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话。
“你的意思,母亲非刚勇义烈之士,竟屈从于曹营,乃助曹操挟制我江东?”
“这……”
诸葛瑾抱拳道:“国太断不会如此!”
“所以……”
孙权看着诸葛瑾,眼中又涌出泪来:“承父亲之遗烈,母亲必已自绝在江北!”
诸葛瑾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
若丧仪既毕,数月之后,方知国太尚在江北,亦可称乃曹孟德以他妇充作,欺我江东。
唯曹操将真国太送归江东,方得为解。彼时,可称是曹贼先时散布讹言,诱吾主行悖逆不孝之事。
届时再重奉国太,尽人子之孝,所损亦不甚巨。
仔细想想,这倒是个万全之计。
当即下去安排。
……
而此时国太又在何处?
她其实在许都过得好好的。
锦衣玉食,华屋美眷相伴,悠游岁月,安闲自适。
不是她真的屈从于曹操,成了曹操的女人。
而是她引曹操为知己。
更是她信了曹操的真诚与友善,相信他只是想匡扶汉室,相信他真的敬佩文台喜爱伯符,相信他把仲谋当成他最喜爱的女婿。
而不是吞并江东,以成其不世之功业。
故而吴国太未行义烈之举。
曹操呢?
对他来说,要不要这个女人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