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妈翻白眼,“就会哄你妈。”
一口一个孙子孙子的,拿好话哄她。
“想住老丈人家就住去呗,我跟你爸又不是不开明的人,只要不拦着我们看孙子,你住哪我们才不管呢。”
晨曦那姑娘多好的,对她儿子也是十成十的心意,只是儿媳妇对她儿子真心实意的好,住哪里,她儿子都是好日子。
“住啥老丈人家啊。沈爸沈妈还好几年退休呢,人家不上班啦?住哪都是我们俩。都是您儿子家。”
嗯,也是。沈局长两口子跟他们做买卖的不一样,抬腿就能走,人家得上班呢。
这么一想,更没啥心理负担了,儿子也不用在丈母娘跟前儿打溜须,真是那个话,在哪不是儿子家呀。
可等两口子私下里说话,顾妈就跟顾爸说呢,“人家越是不图咱什么,咱越不能差了事儿。房子不用咱的,装修咱还不能赞助了?要不然,过了年咱去沈家拜年的时候,把那卡给晨曦吧?是装修还是干啥的,让她自己决定呗。”
顾爸想想,“别着急,等事儿定下来,咱正式上门提亲的时候,再给。没听儿子说,要准备求婚呢嘛,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那时候不一样,他们有自己安排。咱们别瞎掺和,乱了儿子的步骤。”
也是。
那再等等。
第245章催婚早点儿吧?
“这年过得,你说说一个个的,都往外跑,谁也不回来。眼看着天都黑了……”
娘几个都在厨房里张罗年夜饭,大伯娘时不时的抬头往门口看,孩子们都不回来,她就忍不住念叨。
王喜芬也说呢,“杜娟儿不知道今天回不回洼金,要不给洛洛打个电话,让她今儿在咱家过年,明天一早上再回吧?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会儿回去,到家都得后半夜了,她一个小姑娘,谁能放心。”
大嫂就笑,“二婶儿,放心吧,都不是没分寸的孩子,要是没有回去的车,肯定就住下了。不过,我估摸着,得回去。杜娟儿好几年没回来了,大过年的,人家家里肯定也盼着。”
说的是呢。
正说着,洛洛和晨曦拎着两袋子炒货进门了。
听到说杜娟,就回了,“下午两点杜娟就回去了。现在有从省城到洼金的大客车,两个小时一趟,过年这几天半小时一趟车。走高速,用不上五个小时就到家。听说火车更快,快车四个多小时就能到。现在从洼金来省城可方便了。”
“哎哟,那可真是太快了。以前没高速的时候,得走十来个小时呢。路也窄,开不快。火车更慢。有站就停,得坐一宿。
现在这时候,多好。
你俩买的啥呀?家里这么老些东西,都吃不完,咋还往回买呢?”
大伯娘也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不知道现在发展得这么好了。
洛洛把炒货往外拿,“核桃、榛子和松仁,那个奶奶看着得有七八十岁了,外面这么冷,怪不容易的。而且这炒货质量确实挺好的,我跟我姐就给包圆儿了,让奶奶早点儿回家过节。
妈,家里有没有糖啊?给炒个榛子糖吃呗?好些年都没吃了,挺想的。
有没有玉米啊?年夜饭加个松仁玉米行不行?”
哎哟,不会做倒是挺会吃的。
洛清微笑着应,“行,给你们做,你俩去把仁都扒出来,再扒点瓜子仁和花生,做五仁糖。”
三嫂插话,“玉米也有,夏天我冻的粘玉米,沈海,沈海,回家取一趟玉米,在冰柜里,往下翻就能看见。”
三哥正在跟大哥一块儿接灯笼的电,刚从梯子上下来,听着喊,把工具一放,拿了车钥匙边往外走边问呢,“还有啥要拿的?一把说完,可别一趟一趟的折腾我,这一天都跑五回了。”
虽说车程只有十几分钟,过年街上没啥人了,开得快点儿,七八分钟就能跑一趟吧,那也不能拿他傻小子遛不是。
一会儿让回去拿几个碗,一会儿让回去拿个颜料,再一会儿又让回去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