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后衙的厢房比桃源村的茅屋宽敞数倍。
苏阑音坐在雕花铜镜前,看着镜中陌生的自己。
刘夫人特意送来一套湖蓝色绸缎衣裙,髻也由丫鬟重新梳过,插着一支累丝金簪。
“夫人真好看。“小丫鬟一边为她整理衣领一边赞叹,“就像画上走下来的仙女。“
苏阑音勉强笑了笑。
这身装扮让她想起盛京的日子,那些需要时刻注意仪态、谨言慎行的时光。
她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藏在袖中的金针——还好丫鬟没现这个。
房门轻响,傅无漾走了进来。
他也换了一身月白色锦袍,腰间系着青玉带,乍看又恢复了当年逍遥王的风采。
只是眉心那道因常年皱眉而留下的细纹,暴露了这十年的沧桑。
“刘大人备了接风宴。“他的目光在妻子身上停留片刻,喉结微动,“你……这样穿很好看。“
苏阑音起身时,绸缎出沙沙声响:“刘大人态度如何?“
“很热情。“傅无漾压低声音,“他说会想办法解决赵德茂的事,让我们安心住几日。“
苏阑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她随傅无漾穿过曲折的回廊,留意着州府布局。
假山后的小径通向何处?
那个总是低头扫地的老仆为何右手虎口有厚茧?
这些细节在她脑海中盘旋。
宴席设在花园水榭中。
刘大人携夫人已等候多时,见他们到来,立刻起身相迎。
“傅公子!苏夫人!“刘大人拱手笑道,“粗茶淡饭,不成敬意。“
菜肴确实不算奢华,但样样精致。
莲藕雕成的小兔伏在青瓷盘中,鲈鱼背上划着细密的刀纹,连米饭都捏成了梅花形状。
苏阑音注意到,这些全是当年逍遥王偏爱的菜式。
“刘大人费心了。“傅无漾举杯致意,“兄长在世时常提起大人忠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大人连称不敢,饮酒时却借着袖子遮掩,飞快地扫了傅无漾一眼。
苏阑音夹起一箸清炒时蔬,现菜叶下藏着几颗枸杞——这是傅无漾最讨厌的食材。
宴席过半,一名衙役匆匆走来,在刘大人耳边低语几句。
刘大人面露难色:“傅公子,实在抱歉,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
“大人请便。“傅无漾体谅地摆手。
刘大人离席后,刘夫人也开始找借口告退。
很快,水榭中只剩下傅无漾夫妇二人。
“不对劲。“苏阑音立刻放下筷子,“刘大人离席时,袖口沾了墨渍,说明他刚才在写东西,不是处理公务。“
傅无漾给她盛了碗汤:“你多心了,州府每日文书往来繁多,沾点墨很正常。“
“那这枸杞呢?“苏阑音压低声音,“你从不吃这个,刘大人若真如你所说与你熟识,怎会不知?“
傅无漾筷子一顿:“也许是他夫人安排的菜单。。。…”
“还有那个扫地的老仆。“苏阑音继续道,“他右手虎口有茧,是常年握刀才有的。一个扫地的,哪来的这种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