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入京后,大理寺卿日日撩拨我 > 临渊心意不变(第2页)

临渊心意不变(第2页)

什么心意不变。。。。。。陆大人说的什么意思?乔装成小太监的阮绮华躲在队伍中,摸不着头脑。

昨夜陆大人将她送回府上以后匆匆离去。她好不容易才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溜进府里给爹娘传了信,然后更换头面混进了礼佛的队伍。又要避着钦天监的眼线,又要防着被人认出,眼下还给她出什么迷题呢?

真是。。。。。。她摸摸胸口,陆大人送她的簪子还在里头。

闪闪发亮的簪子,她好久没有戴过了。今日事情一了,她立马将柜里大簪子大步摇全戴上,再让陆大人配着她去首饰行置办几箱新头面。天冷了,陆大人的衣裳也可以做几身新的。

这些日子可憋坏她了。

她垂着头,暗自想着,脚下慢了几步。“想什么呢?还不快跟上!”身旁的另一个小太监催促道。

“诶,是是是。”她一溜小跑,重新跟紧队伍。

又听那太监抱怨道:“真是不知道御林军那帮人干什么吃的,这么重要的日子,竟然才寥寥来了数个小兵,首领杜大人还告了病假缺席。这下好了,这些扛香火拿东西的累活都得我们来干。”

说着,那小太监又瞪她一眼,嘴上嘟囔了几句类似“偷奸耍懒的东西”“回去就禀告冯公公”之类的话。

阮绮华扫了眼周遭,确实,杜阳今日不在。

只有那日跟在杜阳身边溜须拍马的下属却缀在队伍后头。

礼乐,皇室,朝臣,还有以钦天监,御林军构成的护卫队,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进。

两个时辰后,总算到了寒山寺。

“寒山寺到——”

冯保高声宣告,惊起山间一片飞鸟。停了雨的天色仍旧阴沉,乌云盘旋在上空,压抑的气氛在众人心头挥之不去。

“皇上,寒山寺到了。”冯保弓起身,将景仁帝从轿辇中扶下来,容妃紧随其后。

寺庙门口,早已恭候多时的众僧人迎了上来,跪地高呼:“恭迎圣驾!”

住持玄清跪在最前,道:“皇上,按照钦天监的吩咐,寺里已经安排好了法师。”

“嗯,带朕进去吧。”景仁帝颔首,示意众人起身。钦天监监正眼尖地挤上前,“皇上,微臣在您身边给您探着路吧。”

景仁帝乜他一眼,脚下没动,对监正的殷勤不置可否。监正陪着笑,又道:“皇上,山上才下了雨,难免有些泥土碎石,微臣想着若是污了您的衣物,或是耽误了礼佛的吉时,都不大好。”

跟在后头抬着龙头香的阮绮华眯起眼,这人未免也太过急躁了,这样迫不及待吗?

“带路吧。”景仁帝挥挥手,道。

钦天监顿时喜形于色,“是。”他躬着身子侧抬起手,如同真正的内侍般堆着笑将众人带到了大殿的空地。

阴沉的天色下,穿着土黄色僧袍的干瘦法师闭着双目立在空地,他的身后放着巨大的鼎立的香炉。院中的树上挂满了黄底黑字的符箓,密密麻麻,随风哗啦地动。

这里不对劲。阮绮华踏进这个地方,便感到有一阵阴风扑面而来,裸露在外的肌肤上汗毛直立。

她望过去,只见那僧人已经睁开双眼,双手合十正朝景仁帝遥遥行礼:“见过皇上。”

“免礼。今日是何流程?”景仁帝道。后面的话是对钦天监监正说的。

“回皇上,其他都安排好了,您只需到了时辰,上香三柱,然后站在高台之上,随文正法师念完祝词便好。”监正低眉顺目,语气隐隐带着颤抖。

景仁帝颔首,而后朝后吩咐道:“冯保,还愣着做什么?叫人将香插上吧。”

“是。”冯保伸手一指,“你,你,还有后面那个,你们几个,将香给我插到香炉里去。”

“诶,诶。”被点到名的阮绮华顺从点头,她今日的来此,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景仁帝。

她将帽檐压下,跟他人一起抬起龙头香,一步步迈上高台。

这台子搭得不稳健,抬着香走在上头,一步三晃。阮绮华蹙起眉,脚下艰难地维持着平衡。后面传来钦天监监正的催促,“手脚麻利点!磨磨蹭蹭做什么呢?耽误了吉时当心点你们脑袋!”

同行的小太监哪敢怠慢,当即噔噔噔地就要往香炉走。却被空地上的法师拦了下来,“施主莫急,这龙头香,还是应当由皇上来上,并亲自点燃。”

不行!阮绮华心头一颤,这台子搭得如此敷衍,若是景仁帝真上来,恐怕是中了钦天监的计。可她此时只是一个小太监,如何能出声阻拦?

风声呼啸,惊雷恰好砸下。干瘦的法师脸上被照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