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太宗皇帝手里似乎是有好东西在手的。
“得想个办法。”
“薅他一下!”
“都是为了大唐好吗!”
太宗皇帝也不想看到我们以后被日本欺负吧?
“桀桀桀~”
杨玉环斜睨着发出怪笑的李隆基。
又想什么坏事呢?
……
【面对日本的战争挑衅,清朝舆论上是要求阻止日军侵略,驻扎牙山的直隶提督叶志超也一再电请李鸿章派兵增援。】
【光绪帝在帝党官员的影响下主战态度比较坚决,不断电谕李鸿章预筹战备。】
【李鸿章则想通过外交途径来扼制日本的侵略,进行所谓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活动。】
【而1894年正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寿辰,她忙于准备自己的万寿庆典,一意力保和局,对李鸿章的求和主张予以支持。】
【7月23日,驻朝日军闯入朝鲜王官,劫持国王,另立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傀儡政权。】
【25日,大院君按日本意图,与清朝断交,并给予日军驱逐中国军队的权力。】
……
{在甲午战争前夕的远东国际政治格局中,英国一直在远东保持政治、经济优势,俄国与中、朝接壤,具有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主要是在英俄两国之间进行。}
{当时英国的远东政策以防俄为主要目标,所以把中日两国都看做是英国在防俄上可以利用的缓冲力量,因而不希望中日之间发生战争,担心中日战争会给俄国造成在远东进行侵略的机会。}
{不过,在对待中日两国的态度上,英国政府的天平更倾斜于日本,因为在英国看来,日本是一个足以在远东与俄国抗衡的强国,所以英国的态度是怂恿清廷向日本让步,以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来避免战争的爆发。}
{而利用俄国来制止日本是李鸿章一贯的外交主张,他希望通过俄国来进行调停。}
{李鸿章认为俄国在远东地区扩张的重点为朝鲜和中国的东北,这就与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日本一旦占领朝鲜,将危及俄国在远东的利益,所以他认为可以通过俄国调停来遏制日本。}
{但是当日本保证“无意”占领朝鲜后,俄国便表示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干涉的态度,而且俄国还担心若在调停中倾向于清朝,又会促使日本倒向英国,造成对英国有利的局面。}
{日本外交政策是利用英俄之间的矛盾,争取英俄两国在中日交战时保守中立,这一外交目的是达到了。李鸿章的“以夷制夷”的外交……结果是很明显了。}
……
大清·雍正时期
“制夷制夷……”
雍正心里憋着这个气啊。
“你还想制什么夷!”
“一群有眼无珠的蠢货!”
“人家都来打你了!还想着制夷!”
“驱狼吞虎是那么好做的吗?!”
“宋朝怎么死的不清楚吗!”
“一群蠢货!”
弘历看着无能狂怒的雍正,悄悄往后撤了一步。
与辛辛苦苦开始操劳大清江山的雍正不同。
弘历还没接手江山,还能保持基本理智判断。
就大清如今的这个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