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792章 中国自主权致敬蒲安臣(第5页)

第792章 中国自主权致敬蒲安臣(第5页)

而若是说朕……他可是士大夫啊……

共治天下啊……

……

【不过,总理衙门最终未能等待所有督抚将军提交反馈,便于1867年底做出决定:由美国人蒲安臣为领队,率一个正规使团前往欧美。】

……

{不懂,为啥是美国人领头?}

{这可能是因为蒲安臣已卸任美国驻华大使,返回美国的日期将近,时间上已经不容总理衙门继续拖延等待地方督抚们的回复。}

{同时清廷内部又找不出合适的领队之人,必须仰仗蒲安臣的帮助。}

{找不到合适领队?}

{派使团出洋是第一次,谁也说不准是好是坏,所以谁也不表态,而这边时间到头了,总理衙门又不想背独断的锅,那就把锅递出去咯。}

{事后曾国藩与李鸿章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此后对外使节应该源源不断,即便有很多人不合格,其中也肯定会有苏武、班超这样的人才,妥妥的事后表态。}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抱着双臂,一脸复杂。

“由洋人率领一支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可谓鲜见的外交奇景。”

朱棣瞥了一眼天幕里奇特的使团,轻哼一声道:

“造成这一奇特任命的根源,就是清廷基于华夷秩序的另外一层考量了。”

“《天津条约》规定了清廷与海外各国可以互派使节。”

“但多年来只有海外诸国单方面对华遣使,清廷没有任何动静。”

“这种毫无动静,正是为了维护华夷秩序。”

朱瞻基皱了皱眉头,不解反问:

“这跟华夷秩序有什么关联?”

朱棣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清廷在礼仪上强调“天朝上国”的荣耀,行跪拜礼。”

“而海外诸国在礼仪上强调握手鞠躬,这明显是要国与国之间保持平等,不承认上下姿态。”

“而不向欧美各国派遣使节,就能回避礼仪冲突。”

“回避了礼仪冲突,也就回避了诸国外交对华夷秩序的挑战。”

朱瞻基这时明悟过来。

“所以,这时是迫在眉睫了?”

“一方面,为了应付修约,必须对外派遣使团。”

“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华夷秩序下的天朝荣耀。”

“于是,让外国人来作清廷使团的领导者,就成了二者兼顾的最好办法。”

“这可真是……”

朱瞻基不知怎么形容了。

“面子大过天啊……”

……

天幕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