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还能活几个……”
皇帝的喃喃细语之声,在经过殿内独特的构造后扩散在群臣耳边。
群臣默默不语。
前朝覆灭,皇家宗室可没好下场。
不过……
那也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事儿了。
……
【外交策略:同治七年(1868)在美国人蒲安臣的推动和率领下,清廷组建了第一支正规的外交使团,启程前往欧美。】
……
{1868年也是日本启动明治维新的年份。}
{明治天皇颁布诏书说,日本决定走“万机决于公论”之路,要打开国门“广求知识于世界”。}
{为何大清没能先于日本改革走进工业化时代呢?}
{这就是海外蕃邦在中华文化辐射下的后发优势体现了,况且清廷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防汉上了。}
……
大唐。
“倭国,终究会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
杜如晦的话让众人都深以为然。
倭国,弹丸之地。
想要达成英国那种体态,所需要的资源不是那一隅之地能满足的。
而根据李鸿章的话,日本的改革已然成功。
既然成功,那就势必要扩大资源收纳。
问题来了,它身边谁资源最丰富呢?
程咬金摸着胡子,突然道:
“天幕说清朝海军是摆设……”
“不会是没打过倭国吧?”
众人心里咯噔一声。
这不好说啊……
虽然不喜清朝……但你这时候不能拉胯啊!
……
【向欧美派遣外交使团,与“修约”有关】
【1868年是清廷与英、法、俄、美四国定好的《天津条约》修订之期,范围包括通商、征税、居住、传教等诸多方面。】
【为应付这次修约,清廷组织封疆大吏,做了两次外交政策大讨论。】
【总理衙门给各省将军督抚下发文件征求意见。】
【奕訢在文件里的大概意思就是,自道光二十年(1840)以来,传统羁縻之道在应付夷务方面越来越乏力。】
【这次修约,如果洋人的要求实在太过分,“万不可行”,朝廷自然不会迁就,就算与洋人决裂也在所不惜,总理衙门也不会有别的意见。】
……
清初皇帝眼前一亮。